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是如何保护的

最新修订 | 2024-06-24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我国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已有所建树,但仍需完善。民事主体享有包括隐私权在内的人身基本权利,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也拥有相应权利。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为保护个人隐私权益提供了保障。
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是如何保护的

一、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是如何保护的

虽然我国对保护公民隐私权益的法律体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已经颁布了诸多与其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作为民事主体,每个人都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以及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及隐私权等人身基本权利

而就法人非法人组织而言,它们拥有包括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在内的相应权利。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二、我国法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措施有什么

我国法律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措施细则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自被国家认定为驰名商标的那一刻起,任有恶意者将与其驰名商标相同或相近的词汇作为其公司商标一部分进行商业使用,且此行为可能诱导广大消费者产生误解和混淆,此时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拒绝给予核准登记。

其次,对于那些违反法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将与他人已有的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用于区别于原有经营范围之外的产品之上,并通过这种做法暗示这些产品和驰名商标拥有者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

进而有可能对驰名商标所有者的声誉以及合法权益造成实质损害的不法行为,驰名商标所有者有权从了解到或者应尽早觉察到此情况之日起的两年内,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相关部门申请进行有效制止。

商标法》第十三条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是如何保护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8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是如何保护的
一键咨询
  •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7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1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8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0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7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3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1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4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6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1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5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7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是如何保护的
我国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已有所建树,但仍需完善。民事主体享有包括隐私权在内的人身基本权利,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也拥有相应权利。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为保护个人隐私权益提供了保障。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是如何保护的
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方面的具体措施在我们国家,尽管针对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尚未完全成型,然而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款依然数量可观。依据法律规定,每位自然人皆拥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隐私权等基本权利;至于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则同样具备自己的名称权、名誉权与荣誉权。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8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隐私权
1、公民享有保守姓名、肖像、住宅、地址、电话号码等秘密的权利,未经其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传播。2、公民的个人活动,特别是在室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但依法被国家机关监视居住者除外。3、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窥视、调查或公开。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女孩在家被强奸报警说信息全国连网怎么能保护隐私?
[律师回复]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的行为,或者故意与不满14周岁的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又叫性暴力、性侵犯或强制),是一种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使用暴力、威胁或伤害等手段,强迫被害人进行性行为的一种行为。在所有的国家,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对于罪我国法律规定的处罚判决如下:  
1.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具有下列情形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司法实践中看,罪中“情节特别严重”的,一般有下面几种:  
1.妇女、奸淫手段残酷的;  
2.妇女、奸淫多人或者多次的;  
3.妇女尤其是的首要分子;  
4.因妇女或者奸淫引起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  
5.在公共场所劫持并妇女的;  
6.多次利用淫秽物品、跳黑灯舞等手段引诱女青年,进行,在社会上造成很坏影响,极大危害的。  “致人重伤、死亡”,是指因妇女、奸淫导致被害人性器官严重损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伤害,甚至当场死亡或者经治疗无效死亡的。  对于犯出于报复、灭口等动机,在实施的过程中,杀死或者伤害被害妇女、的,应分别定为罪、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按数罪并罚惩处。  未遂与,在法律上量刑不同,但是,在受害者那里,却只是“百里路”与“半九十”,没有霄壤之别,对于未遂犯参照以上条款和和当事人和情节恶劣程度从轻处罚,具体处罚量刑看法官认定。  对妇女教唆或帮助男子的如何处罚  妇女教唆或帮助男子实施犯罪的,是共同犯罪,应当按照她在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定为教唆犯或从犯,依照刑法有关条款论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我国调查隐私算是犯罪吗?
我国调查隐私有可能算是犯罪,按照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说是调查隐私,采取相关的违法犯罪的手段,这个时候有可能会构成相关犯罪。我国调查隐私算是犯罪吗,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隐私权是我国人格权利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你好,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
  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
  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适用上应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120 条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08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8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我国法律对侵犯隐私权的规定是怎样的
我国《民法典》中有关于侵犯隐私权的相关规定。其中,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而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裁判文书上网后隐私如何保护
[律师回复] 对于裁判文书上网后隐私如何保护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去年以来,不少将审结的各类案件裁判文书,除依法不公开审理的要做必要的技术处理外,都及时进行上网发布。此举既有利于增强法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更有利于促进司法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涉案当事人的隐私保护做得不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  上网的裁判文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基本信息过于具体。一般裁判文书中都具体载明诉讼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许多人都会为一次偶然的涉诉或一起普通的案件而被泄露基本信息心存不快;二是个人隐私交织于案情中。如有的案件,案件事实中涉及当事人的收入情况、财产状况、夫妻感情、婚外恋情、家庭矛盾、子女抚育等隐私信息,这些信息一旦通过上网发布,无疑会给当事人和涉案相关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三是对涉及未成年人的信息未予“屏蔽”。在裁判文书中,将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发布后,尤其是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和案件受害者是未成年人的案件,极有可能影响其生活和学习,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四是热点案件更受关注。一些在案发和审理阶段就受社会和公众关注的案件,一旦裁判结果不符合公众预期,公众就有可能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案件的一方当事人身上,甚至可能采取“人肉搜索”的过激方式,干扰和破坏当事人的正常生活。  笔者建议,在裁判文书上网时,应对涉案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隐私予以适当保护,具体可作以下处理:  对于民事和行政案件,可赋予当事人个人基本信息保护请求权。在向当事人送达裁判文书时,应同时发送个人信息保护告知书,若当事人不愿意在裁判文书上网时公开自己的基本信息,有权向提出书面申请。一旦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申请对其个人信息予以保护,在对该裁判文书上网时,应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技术处理。  对于刑事案件,应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涉及国家秘密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不上网发布;涉及个人隐私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上网发布时,要对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基本信息进行“屏蔽”处理;对于公开审理的普通刑事案件,对被告人的基本信息一般不要发布其住址和单位,以免影响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和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  对于案件事实中,涉及当事人和相关人员隐私的,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该事实足以影响裁判结果的,一般予以公布;该事实与裁判结果关联不大的,应作适当的技术处理。  在对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技术处理时,对于姓名,可采取“姓某某”代替;对于性别、民族信息,一般予以公布;对于年龄,未成年人一律表述为“未成年”,成年人可根据情况如实发布或笼统表述为“成年”,对于单位和住址,一般不予公布。  为了使裁判文书上网后进行的技术处理不影响裁判文书的完整性及司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可在上网的裁判文书后进行标注:“本裁判文书在上网发布时,为保护当事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隐私(或应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技术处理,敬请理解。”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8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是如何保护的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