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界定诈骗金额
首先,如果个体实施诈骗行为,使公共或私人财产遭到损失超过了2,000元人民币(简称“元”),那么这种行为将被视为“数额较大”;
其次,若个体进行诈骗活动,致使公共或私人财产遭受的损失达到了30,000元人民币,那么这个案件便可以归类为“数额巨大”;
最后,倘若某个体采用诈骗手段,使得公共或私人所有财产损失达到了200,000元人民币,那么这起案件就会被判定为“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所谓的诈骗罪,是指那些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获取到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违法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如何界定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诈骗犯罪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情况或对真实情况进行掩盖,从而使他人陷入错误并自愿交付财物,此类受害者多数属于社会大众或非特定群体。与此相对应的,职务侵占罪则特指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职务活动中非法占用乃至实际窃取其所在机构的财产。两类犯罪之间的显著差异在于,诈骗罪强调的是以欺诈手段获取财物;而职务侵占罪则着重于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诈骗罪涉及的财产数额判定标准如下:如诈骗犯罪造成的公共或私人财产损失超出了二千元人民币,那么这个数额即被视为“数额较大”;如果这个数额达到了三万元人民币以上,就可以定义成“数额巨大”;而当这个数额攀升至高达两百万元人民币时,便可被归类为“数额特别巨大”。诈骗罪,是指那些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主要目的,通过采用欺骗手段来获取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违法行为。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