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诈骗做完笔录3个月了怎么办

最新修订 | 2024-07-20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与公安机关沟通至关重要。了解案件进展,可向他们咨询。处理中的延迟可能因系统繁忙或人力不足。若邮件通知延误或地址有误,请核实信息并请求重发。即使未收到通知,案件可能已妥善处理。主动沟通,确保信息同步。
{ArticleTitle}

一、涉嫌诈骗做完笔录3个月了怎么办

1.同公安机关取得联系:

首先,您不妨尝试与当地的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就您所关注的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他们或许能够为您提供关于该案件进展情况以及未能及时通知您的具体原因。

2.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延迟因素:案件的处理进程有可能因某些特定的因素而受到影响,如系统运行负荷过重、人力资源紧张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您可以向公安机关详细询问案件的处理状况,同时确认该案件是否确实正在按照既定流程进行处理。

3.邮件传递过程中的延迟问题:若公安机关决定采用邮件形式向您传达相关信息,那么邮件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邮递延迟或者收件人地址填写错误)而导致您无法及时接收到通知。此时,您可以主动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核实正确的联系方式,并请求他们再次发送通知给您。

4.未通过通知的实际情况:尽管公安机关并未向您发出通知,但您的案件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妥善处理或者已经结案。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涉嫌诈骗公安立案过来取证能撤销吗

关于诈骗罪立案之后是否能够撤销案件这一问题,答案是明确的——无法撤案。由于公诉案件并非由个人发起,而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诉讼,因而就涉及到撤诉权力的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仅有以下三种情形方能撤销案件:其一,若认定为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风险较低且情节轻微,通常不会被认定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其二,如果认为已经超过刑事追究时效的界限,亦即失去法律制裁的可能;

第三,得到特赦或豁免的罪犯亦可免于执行刑罚。尽管诈骗案件应由公安机关进行管辖和调查处理,但此过程并非个人随意为之的私事,也并非个人之间达成和解即可完结之事。对司法机关而言,其享有对立案侦查的绝对权力,私人未能涉足其中、过度干涉案件的处理。

至于公诉案件的撤案,审判机关拥有决策权,处于被害人地位的您则有权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参与调解解决赔偿事宜。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与公安机关进行紧密的沟通极为关键。为了解案件的最新进展状况,我强烈建议您向公安机关进行详细咨询。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延迟现象,可能是由于系统过于繁忙或者人力资源短缺所导致的。如果您收到了邮件通知但发现存在延误或者地址错误等问题,请务必仔细核对相关信息,并及时提出重新发送的申请。即便您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也并不代表案件就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因此,我鼓励您积极主动地与公安机关保持联系,以确保双方之间的信息能够实现实时同步。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4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涉嫌诈骗做完笔录3个月了怎么办
一键咨询
  • 140****01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5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5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1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1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7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1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1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4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1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3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1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1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醉驾做完笔录会羁押吗?
公安机关调查醉驾的过程中,会对车主进行问讯,并全程记录,形成笔录。之后公安机关可以羁押,直到查清事实后,移送检察院发起公诉,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会根据醉驾程度及社会危害情况做出判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笔录做完以后怎么处理
警察做完笔录,如果录笔录的人涉及的问题没那么严重,那就直接回家。但如果符合刑事拘留条件就可以抓人。笔录分两种一种是询问笔录,另一种是讯问笔录。询问笔录主要是针对违法嫌疑人或证人、被害人等形成的笔录;讯问笔录只有对犯罪嫌疑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嫌疑人的笔录怎么写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正式向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 1.作案时间。作案时间是指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任何人作案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具备作案时间,就可以排除其直接实施犯罪的嫌疑。因此,作案时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基本条件。 2.作案空间。作案空间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所涉及的地点和场所。任何案件都有一定的空间,离开空间的案件是不存在的。在发案时间内,是否进入与案件有关的空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作案人与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案件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有的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因果关系不太明显。因此,因果关系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4.作案工具。作案工具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所使用的器具、物品。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往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大多具有一定的行业性或地区性,有的能反映出作案人的职业、专门知识、技能。因此,作案工具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5.赃物。赃物是指作案人通过实施犯罪活动所获取的物品。某人持有赃物,往往与案件有关联。因此,有些案件,尤其是侵财型案件,应把赃物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6.痕迹物证。痕迹物证是指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痕迹和物品。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痕迹和物品,通常能反映出作案人的个人特点以及物品的特征。因此,痕迹物证是确定嫌疑人的条件之一。 7.特殊技能。特殊技能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具有的不同于普通人的技术、能力。如利用绘图、刻印技术、有价证券、印章、票证,利用爆破技术爆炸等。有些案件,应把特殊技能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8.体貌特征。体貌特征是指作案人的人身形象和特点。它包括作案人的性别、年龄、身高、口音、发型、面部特征、行走姿式以及穿着式样、颜色等。有些案件,作案人体貌特征给被害人或目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将作案人的体貌特征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9.知情。知情是指作案人在实施犯罪前,了解和知道现场、侵害对象等情况。有些案件,在现场上能反映出作案人对现场的进出口、财物存放、保管、安全防范情况以及被害人的生活规律等十分熟悉,说明作案人知情,可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10.反常。反常是指作案人作案前后违反常规的表现或状况。一些作案人在作案前后常常表现出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反常,或者在案发前后经济状况差别巨大等。有些案件,反常可以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犯罪嫌疑人的笔录怎么写?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正式向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 1.作案时间。作案时间是指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任何人作案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具备作案时间,就可以排除其直接实施犯罪的嫌疑。因此,作案时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基本条件。 2.作案空间。作案空间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所涉及的地点和场所。任何案件都有一定的空间,离开空间的案件是不存在的。在发案时间内,是否进入与案件有关的空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作案人与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案件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有的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因果关系不太明显。因此,因果关系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4.作案工具。作案工具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所使用的器具、物品。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往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大多具有一定的行业性或地区性,有的能反映出作案人的职业、专门知识、技能。因此,作案工具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5.赃物。赃物是指作案人通过实施犯罪活动所获取的物品。某人持有赃物,往往与案件有关联。因此,有些案件,尤其是侵财型案件,应把赃物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6.痕迹物证。痕迹物证是指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痕迹和物品。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痕迹和物品,通常能反映出作案人的个人特点以及物品的特征。因此,痕迹物证是确定嫌疑人的条件之一。 7.特殊技能。特殊技能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具有的不同于普通人的技术、能力。如利用绘图、刻印技术、有价证券、印章、票证,利用爆破技术爆炸等。有些案件,应把特殊技能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8.体貌特征。体貌特征是指作案人的人身形象和特点。它包括作案人的性别、年龄、身高、口音、发型、面部特征、行走姿式以及穿着式样、颜色等。有些案件,作案人体貌特征给被害人或目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将作案人的体貌特征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9.知情。知情是指作案人在实施犯罪前,了解和知道现场、侵害对象等情况。有些案件,在现场上能反映出作案人对现场的进出口、财物存放、保管、安全防范情况以及被害人的生活规律等十分熟悉,说明作案人知情,可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10.反常。反常是指作案人作案前后违反常规的表现或状况。一些作案人在作案前后常常表现出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反常,或者在案发前后经济状况差别巨大等。有些案件,反常可以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4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做完笔录下一步是什么
警察做完笔录,如果录笔录的人涉及的问题没那么严重,那就直接回家。但如果符合刑事拘留条件就可以抓人。笔录分两种一种是询问笔录,另一种是讯问笔录。询问笔录主要是针对违法嫌疑人或证人、被害人等形成的笔录;讯问笔录只有对犯罪嫌疑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对犯罪嫌疑人做笔录?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您好!公安部门在预审犯罪嫌疑人时要同时做好录音录像工作。详细内容请您阅读《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公安机关依法讯问取证,规范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是指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音视频同步记录。
  
第三条 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应当对每一次讯问全程不间断进行,保持完整性,不得选择性地录制,不得剪接、删改。
  
第四条 对下列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一)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二)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案件;
  
(三)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包括组织、领导性质组织,入境发展组织,包庇、纵容性质组织等犯罪案件;
  
(四)严重毒品犯罪案件,包括、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数量大的,包庇、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情节严重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数量大的犯罪案件;
  
(五)其他故意犯罪案件,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前款规定的“讯问”,既包括在执法办案场所进行的讯问,也包括对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指定地点或者其住处进行的讯问,以及紧急情况下在现场进行的讯问。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和“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是指应当适用的法定刑或者量刑档次包含无期徒刑、死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
  
第五条 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在讯问或者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远程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第六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未成年人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
  
(二)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较强或者供述不稳定,翻供可能性较大的;
  
(三)犯罪嫌疑人作无罪辩解和辩护人可能作无罪辩护的;
  
(四)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对案件事实、证据存在较大分歧的;
  
(五)共同犯罪中难以区分犯罪嫌疑人相关责任的;
  
(六)引发、炒作风险较大的;
  
(七)社会影响重大、关注度高的;
  
(八)其他重大、疑难、复杂情形。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对所有刑事案件讯问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装备财务、警务保障、科技、信通等部门应当为讯问录音录像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
  
第二章录制
  
  
第八条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可以使用专门的录制设备,也可以通过声像监控系统进行。
  
第九条讯问开始前,应当做好录音录像的准备工作,对讯问场所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时间显示准确。
  
第十条录音录像应当自讯问开始时开始,至犯罪嫌疑人核对讯问笔录、签字捺指印后结束。讯问笔录记载的起止时间应当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反映的起止时间一致。
  
第十一条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应当对侦查人员、犯罪嫌疑人、其他在场人员、讯问场景和计时装置、温度计显示的信息进行全面摄录,图像应当显示犯罪嫌疑人正面中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画中画技术同步显示侦查人员正面画面。
  讯问过程中出示证据和犯罪嫌疑人辨认证据、核对笔录、签字捺指印的过程应当在画面中予以反映。
  第十二条讯问录音录像的图像应当清晰稳定,话音应当清楚可辨,能够真实反映讯问现场的原貌,全面记录讯问过程,并同步显示日期和24小时制时间信息。
  第十三条在制作讯问笔录时,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进行概括,但涉及犯罪的时间、地点、作案手段、作案工具、被害人情况、主观心态等案件关键事实的,讯问笔录记载的内容应当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记录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一致。
  第十四条讯问过程中,因存储介质空间不足、技术故障等客观原因导致不能录音录像的,应当中止讯问,并视情及时采取更换存储介质、排除故障、调换讯问室、更换移动录音录像设备等措施。
  对于本规定
第四条规定以外的案件,因案情紧急、排除中止情形所需时间过长等原因不宜中止讯问的,可以继续讯问。有关情况应当在讯问笔录中载明,并由犯罪嫌疑人签字确认。
  第十五条中止讯问的情形消失后继续讯问的,应当同时进行录音录像。侦查人员应当在录音录像开始后,口头说明中断的原因、起止时间等情况,在讯问笔录中载明并由犯罪嫌疑人签字确认。
  
第三章资料管理和使用
  
  第十六条办案部门应当指定办案人员以外的人员保管讯问录音录像资料,不得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保管条件应当符合公安声像档案管理有关规定,保密要求应当与本案讯问笔录一致。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实行信息化管理,并与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关联。
  案件侦查终结后,应当将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和案件卷宗一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第十七条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应当刻录光盘保存或者利用磁盘等存储设备存储。
  刻录光盘保存的,应当制作一式两份,在光盘标签或者封套上标明制作单位、制作人、制作时间、被讯问人、案件名称及案件编号,一份装袋密封作为正本,一份作为副本。对一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多次讯问的,可以将多次讯问的录音录像资料刻录在同一张光盘内。刻录完成后,办案人员应当在24小时内将光盘移交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应当登记入册并与办案人员共同签名。
  利用磁盘等存储设备存储的,应当在讯问结束后立即上传到专门的存储设备中,并制作数据备份;必要时,可以转录为光盘。
  第十八条刑事诉讼过程中,除因副本光盘损坏、灭失需要重新复制,或者对副本光盘的真实性存在疑问需要查阅外,不得启封正本光盘。确需调取正本光盘的,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重新封存。
  第十九条公安机关办案和案件审核、执法监督、核查投诉等工作需要使用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可以调取副本光盘或者通过信息系统调阅。
  人民、人民检察院依法调取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办案部门应当在三日内将副本光盘移交人民、人民检察院。利用磁盘等存储设备存储的,应当转录为光盘后移交。
  
第二十条调取光盘时,保管人员应当在专门的登记册上登记调取人员、时间、事由、预计使用时间、审批人等事项,并由调取人员和保管人员共同签字。
  对调取、使用的光盘,有关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交还保管人员。
  调取人归还光盘时,保管人员应当进行检查、核对,有损毁、调换、灭失等情况的,应当如实记录,并报告办案部门负责人。
  第二十一条 通过信息系统调阅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应当综合考虑部门职责、岗位性质、工作职权等因素,严格限定使用权限,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第四章监督与责任
  
  第二十二条 讯问录音录像工作和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管理使用情况,应当纳入所在单位案件审核和执法质量考评范围。
  对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案件,办案部门在报送审核时应当同时提交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审核部门应当重点审查是否存在以下情形:
  
(一)以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二)未在讯问室讯问犯罪嫌疑人;
  
(三)未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四)讯问笔录记载的起止时间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反映的起止时间不一致;
  
(五)讯问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内容严重不符。
  对本规定第四条规定以外的案件,存在等非法取证嫌疑的,审核部门应当对讯问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审查。
  第二十三条审核部门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将犯罪嫌疑人供述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的依据:
  (一)存在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一项情形的;
  (二)存在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二项至
第五项情形而未进行补正、解释,或者经补正、解释后仍不能有效证明讯问过程合法性的。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本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一)未对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案件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导致有关证据被人民、人民检察院依法排除的;
  (二)讯问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内容严重不符,影响证据效力的;
  (三)对讯问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剪接、删改的;
  (四)未按规定保管,致使讯问录音录像资料毁损、灭失、泄露的;
  (五)私自或者违规调取、使用、披露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影响案件办理或者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六)其他违反本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需要对询问被害人、证人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的,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需要对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证人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各地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一级公安机关备案。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4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如何对犯罪嫌疑人取笔录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您好!公安部门在预审犯罪嫌疑人时要同时做好录音录像工作。详细内容请您阅读《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公安机关依法讯问取证,规范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是指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音视频同步记录。
  
第三条 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应当对每一次讯问全程不间断进行,保持完整性,不得选择性地录制,不得剪接、删改。
  
第四条 对下列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一)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二)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案件;
  
(三)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包括组织、领导性质组织,入境发展组织,包庇、纵容性质组织等犯罪案件;
  
(四)严重毒品犯罪案件,包括、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数量大的,包庇、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情节严重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数量大的犯罪案件;
  
(五)其他故意犯罪案件,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前款规定的“讯问”,既包括在执法办案场所进行的讯问,也包括对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指定地点或者其住处进行的讯问,以及紧急情况下在现场进行的讯问。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和“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是指应当适用的法定刑或者量刑档次包含无期徒刑、死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
  
第五条 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在讯问或者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远程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第六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未成年人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
  
(二)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较强或者供述不稳定,翻供可能性较大的;
  
(三)犯罪嫌疑人作无罪辩解和辩护人可能作无罪辩护的;
  
(四)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对案件事实、证据存在较大分歧的;
  
(五)共同犯罪中难以区分犯罪嫌疑人相关责任的;
  
(六)引发、炒作风险较大的;
  
(七)社会影响重大、关注度高的;
  
(八)其他重大、疑难、复杂情形。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对所有刑事案件讯问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装备财务、警务保障、科技、信通等部门应当为讯问录音录像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
  
第二章录制
  
  
第八条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可以使用专门的录制设备,也可以通过声像监控系统进行。
  
第九条讯问开始前,应当做好录音录像的准备工作,对讯问场所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时间显示准确。
  
第十条录音录像应当自讯问开始时开始,至犯罪嫌疑人核对讯问笔录、签字捺指印后结束。讯问笔录记载的起止时间应当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反映的起止时间一致。
  
第十一条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应当对侦查人员、犯罪嫌疑人、其他在场人员、讯问场景和计时装置、温度计显示的信息进行全面摄录,图像应当显示犯罪嫌疑人正面中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画中画技术同步显示侦查人员正面画面。
  讯问过程中出示证据和犯罪嫌疑人辨认证据、核对笔录、签字捺指印的过程应当在画面中予以反映。
  第十二条讯问录音录像的图像应当清晰稳定,话音应当清楚可辨,能够真实反映讯问现场的原貌,全面记录讯问过程,并同步显示日期和24小时制时间信息。
  第十三条在制作讯问笔录时,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进行概括,但涉及犯罪的时间、地点、作案手段、作案工具、被害人情况、主观心态等案件关键事实的,讯问笔录记载的内容应当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记录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一致。
  第十四条讯问过程中,因存储介质空间不足、技术故障等客观原因导致不能录音录像的,应当中止讯问,并视情及时采取更换存储介质、排除故障、调换讯问室、更换移动录音录像设备等措施。
  对于本规定
第四条规定以外的案件,因案情紧急、排除中止情形所需时间过长等原因不宜中止讯问的,可以继续讯问。有关情况应当在讯问笔录中载明,并由犯罪嫌疑人签字确认。
  第十五条中止讯问的情形消失后继续讯问的,应当同时进行录音录像。侦查人员应当在录音录像开始后,口头说明中断的原因、起止时间等情况,在讯问笔录中载明并由犯罪嫌疑人签字确认。
  
第三章资料管理和使用
  
  第十六条办案部门应当指定办案人员以外的人员保管讯问录音录像资料,不得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保管条件应当符合公安声像档案管理有关规定,保密要求应当与本案讯问笔录一致。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实行信息化管理,并与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关联。
  案件侦查终结后,应当将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和案件卷宗一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第十七条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应当刻录光盘保存或者利用磁盘等存储设备存储。
  刻录光盘保存的,应当制作一式两份,在光盘标签或者封套上标明制作单位、制作人、制作时间、被讯问人、案件名称及案件编号,一份装袋密封作为正本,一份作为副本。对一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多次讯问的,可以将多次讯问的录音录像资料刻录在同一张光盘内。刻录完成后,办案人员应当在24小时内将光盘移交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应当登记入册并与办案人员共同签名。
  利用磁盘等存储设备存储的,应当在讯问结束后立即上传到专门的存储设备中,并制作数据备份;必要时,可以转录为光盘。
  第十八条刑事诉讼过程中,除因副本光盘损坏、灭失需要重新复制,或者对副本光盘的真实性存在疑问需要查阅外,不得启封正本光盘。确需调取正本光盘的,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重新封存。
  第十九条公安机关办案和案件审核、执法监督、核查投诉等工作需要使用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可以调取副本光盘或者通过信息系统调阅。
  人民、人民检察院依法调取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办案部门应当在三日内将副本光盘移交人民、人民检察院。利用磁盘等存储设备存储的,应当转录为光盘后移交。
  
第二十条调取光盘时,保管人员应当在专门的登记册上登记调取人员、时间、事由、预计使用时间、审批人等事项,并由调取人员和保管人员共同签字。
  对调取、使用的光盘,有关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交还保管人员。
  调取人归还光盘时,保管人员应当进行检查、核对,有损毁、调换、灭失等情况的,应当如实记录,并报告办案部门负责人。
  第二十一条 通过信息系统调阅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应当综合考虑部门职责、岗位性质、工作职权等因素,严格限定使用权限,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第四章监督与责任
  
  第二十二条 讯问录音录像工作和讯问录音录像资料的管理使用情况,应当纳入所在单位案件审核和执法质量考评范围。
  对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案件,办案部门在报送审核时应当同时提交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审核部门应当重点审查是否存在以下情形:
  
(一)以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二)未在讯问室讯问犯罪嫌疑人;
  
(三)未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四)讯问笔录记载的起止时间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反映的起止时间不一致;
  
(五)讯问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内容严重不符。
  对本规定第四条规定以外的案件,存在等非法取证嫌疑的,审核部门应当对讯问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审查。
  第二十三条审核部门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将犯罪嫌疑人供述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的依据:
  (一)存在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一项情形的;
  (二)存在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二项至
第五项情形而未进行补正、解释,或者经补正、解释后仍不能有效证明讯问过程合法性的。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本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一)未对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案件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导致有关证据被人民、人民检察院依法排除的;
  (二)讯问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内容严重不符,影响证据效力的;
  (三)对讯问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剪接、删改的;
  (四)未按规定保管,致使讯问录音录像资料毁损、灭失、泄露的;
  (五)私自或者违规调取、使用、披露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影响案件办理或者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六)其他违反本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需要对询问被害人、证人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的,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需要对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证人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各地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一级公安机关备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银行卡涉案做完笔录了
银行账户涉嫌案件,已完成笔录程序。因公安部门命令,法院冻结了银行卡,可能涉及网络赌博等问题。需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若证实与网络赌博无关,调查结束后将解除冻结。若证实参与网络赌博,将依法处理。期间可寻求律师服务,提供法律咨询和应对建议。一般六个月后,冻结将自动解除。
10w+浏览
金融保险
提审犯罪嫌疑人的提审笔录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正式向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 1.作案时间。作案时间是指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任何人作案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具备作案时间,就可以排除其直接实施犯罪的嫌疑。因此,作案时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基本条件。 2.作案空间。作案空间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所涉及的地点和场所。任何案件都有一定的空间,离开空间的案件是不存在的。在发案时间内,是否进入与案件有关的空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作案人与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案件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有的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因果关系不太明显。因此,因果关系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4.作案工具。作案工具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所使用的器具、物品。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往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大多具有一定的行业性或地区性,有的能反映出作案人的职业、专门知识、技能。因此,作案工具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5.赃物。赃物是指作案人通过实施犯罪活动所获取的物品。某人持有赃物,往往与案件有关联。因此,有些案件,尤其是侵财型案件,应把赃物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6.痕迹物证。痕迹物证是指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痕迹和物品。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痕迹和物品,通常能反映出作案人的个人特点以及物品的特征。因此,痕迹物证是确定嫌疑人的条件之一。 7.特殊技能。特殊技能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具有的不同于普通人的技术、能力。如利用绘图、刻印技术、有价证券、印章、票证,利用爆破技术爆炸等。有些案件,应把特殊技能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8.体貌特征。体貌特征是指作案人的人身形象和特点。它包括作案人的性别、年龄、身高、口音、发型、面部特征、行走姿式以及穿着式样、颜色等。有些案件,作案人体貌特征给被害人或目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将作案人的体貌特征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9.知情。知情是指作案人在实施犯罪前,了解和知道现场、侵害对象等情况。有些案件,在现场上能反映出作案人对现场的进出口、财物存放、保管、安全防范情况以及被害人的生活规律等十分熟悉,说明作案人知情,可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10.反常。反常是指作案人作案前后违反常规的表现或状况。一些作案人在作案前后常常表现出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反常,或者在案发前后经济状况差别巨大等。有些案件,反常可以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4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做完笔录会直接拘留吗
采集制作笔录是一项非强制侦查活动,而拘留则是一种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拘留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做完笔录多长时间立案
[律师回复] 对于做完笔录多长时间立案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刑事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开端,是决定是否启动刑诉法程序的起点,因此是否立案、何时立案,依法须满足一系列条件。
而做笔录只是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或者被害人所留下言词证据的一个侦查程序。因此,立案与否与做完笔录多久没有必然关联。
根据刑诉法规定,刑事立案的条件有以下三个:
1、有犯罪事实发生;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本受理机关管辖,依法有侦查权。
而要确定是否满足以上标准,受理机关需要对立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即初查),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
对立案材料的初查,是立案程序的中心环节,是能否正确、及时地立案的关键。因为立案或者不立案,取决于对立案材料审查的结果,而审查材料的过程,也就是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立案条件,确认有无犯罪事实和分析、评断这种犯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过程。
也就是说,是否立案的决定因素不是做完笔录之后多长时间的问题,而是立案的实质条件是否满足的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94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涉嫌诈骗做完笔录3个月了怎么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