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个人信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未经许可或授权,直接将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免费提供给第三方使用。
其次,当个体在执行职责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取到的公民个人信息,无论出自自愿还是被动,都不能出售或者免费提供给其他人。
最后,即便未经许可或授权,也不得通过窃取、盗取或者任何非法手段来获取和利用公民个人信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达到了严重程度,甚至可能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范畴,并会因此面对来自人民法院追究的刑事诉讼及处罚,这就意味着当事人有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倘若触犯了关于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被认定为构成犯罪行为的话,其中的首要罪犯若满足特定条件,亦可被判处缓期执行。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明确规定,对于那些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的犯罪分子,如果能够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就可以考虑宣告其缓期执行:
首先是犯罪情节相对轻微;
其次在主观上应有悔过之意;
再次是判断其不会重蹈覆辙继续实施其他犯罪活动;
最后,确保宣告缓期执行并不对其所在社区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侵犯个人信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