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精神疾病患者面临刑事诉讼时,若判定其无刑事责任能力,便意味着他们无法对所犯罪行承担法律责任。在此背景下,即使精神病患者在犯病期间实施了侵占行为,一旦被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者,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判处罪名的。
然而,根据中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以下简称“《刑法典》”)中第十八条明确的规定,倘若精神病患者在其理智清醒之时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那么他们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精神病犯罪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针对劳动者患有精神疾病这一问题,企业能否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应以具体问题为出发点进行详实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首先,如劳动者清楚自身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已经明确知晓用人单位对其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有所关注,而劳动者故意隐藏此疾病状况,形成了虚假陈述,符合法律条款中所描述的利用欺诈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此时用人单位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以不正当手段建立劳动合同视为无效一节的相关规定,依法宣告解除与该名劳动者之间签署的劳动合同。
其次,对于进入用人单位之前尚未患有精神疾病,但在雇佣过程中发现患病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亦需依照具体细节做出恰当处理。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若劳动者于试用期期间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试用协议中的内容,以行为不当为由解除与该名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其次,如果劳动者是在试用期结束之后才出现精神疾病,那么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相关的医疗期制度。在此期间,用人单位不能出于任何目的随意解雇该名劳动者。
最后,当医疗期结束之后,如果确认该劳动者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那么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除与该名劳动者签署的劳动合同,并依照相关规定向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精神病犯侵占罪怎么判刑”,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