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为详细解释下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
(1)含有超过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
(2)缺少其标注的有效成分,可能影响病情判断与治疗效果;
(3)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许可范围,可能导致患者误诊误治;
(4)缺乏必要的急救有效成分;
(5)其他可能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并给患者带来严重伤害的情况。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二、卖假药不知情会怎么判
对于生产及销售假冒药品的商家,我们将会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打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此罪行者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刑事拘留,同时还要进行罚金的处罚。
然而,如果生产和销售的假药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甚至产生更为恶劣的后果,那么此类行为将被视为更加严重的犯罪,罪犯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的监禁,同时还会伴随着罚金的扣除。若是利益攸关的消费者因使用这些假药而不幸离世,或者产生更为严重的情况,那么此类事件就被归类为更为严重的犯罪行径,商家将会遭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终身监禁甚至是死刑的惩罚,同时还需要承担罚款或没收财产的民事责任。在此提醒各位商家,依法经营、严格把控质量才是持续发展之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销售假药罪的立案准则主要囊括了以下几种情况:药品中包含超过法定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药品所含有的治疗成分低于标注分量,从而对病症的诊断与针对性治疗产生不利影响;药品不适宜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范围超出规定范畴,可能会导致医疗误诊和误治现象发生;药品中的急救成分缺失;以及其他任何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给患者带来严重身体损害的情况。只要符合上述任意一种情况,便可启动立案程序进行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