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威胁犯法吗

最新修订 | 2024-07-30
浏览10w+
李兵律师
李兵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22人
专家导读 此类行为多数情况下被视为非法。若恐吓与威胁旨在获取财物或发生不当性关系,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抢劫罪和强奸罪等刑事犯罪。受害者可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寻求协助,以决定是否展开正式调查。
夫妻间威胁犯法吗

一、夫妻间威胁犯法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此类行为均被视为非法。若恐吓与威胁的主要动机是要求获取财物或者发生不当性关系,则有可能导致构成敲诈勒索抢劫罪强奸罪刑事犯罪行为。在这类情况下,受害人可考虑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寻求其协助,以决定是否应当对相关案件展开正式的调查过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夫妻间什么样的保证书法律效力

关于夫妻间订立的承诺文书是否具备合法效应,须满足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拟定承诺文书的夫妇必须均具备完备的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签名确认的承诺文书需反映签约双方真正的意愿表达,不能存在任何一方受他人恐吓、欺骗之下被迫签署的现象;

最后,承诺文书的具体条款不得违反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与社会公共道德相冲突。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4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12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夫妻间威胁犯法吗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0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6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4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4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7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5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8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2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7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1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5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6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2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连云港156****831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449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5****583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夫妻之间威胁恐吓罪怎么取证
可以参考以下证据类型:1、书证。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者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比如,有恐吓内容的书信、文件、票据、合同等。2、物证。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物品。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打人,威胁,威胁,威胁,威胁,威胁是不是犯罪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在网络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情绪或是各种各样的矛盾存在,一些网友就遇到了被他人恐吓、威胁的情况,由于被他人恐吓威胁的时候,当事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处理这类的问题,自己被恐吓后也非常的害怕。网络恐吓威胁怎么处理?如果后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第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第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第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312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儿子威胁拆散老夫少妻怎么办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儿子以赡养威逼,最终拆散老夫少妻丈夫71、妻子54岁,老夫少妻却不被子女接受,交往十年终被拆散。A今年已届71岁高龄。十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小自己17岁的王某,相识、相知之后,二人终于冲破了年龄的限制开始相恋。但A的三个儿子却怕老夫少妻的搭配被人耻笑,强烈反对二人的交往,并以不赡养老人、不养老送终等言语威胁A。2005年A和王某不顾世俗的阻碍,毅然选择了登记结婚。婚后,王某尽心尽力,将A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毫无怨言地照看A的孙子。但是王某的忍让并没有换来A三个儿子的接受和祝福,他们反而变本加厉地向A数落王某的种种不是、怂恿A离婚,并威胁王某收拾行当、搬出住所。A无奈向离婚。庭审过程中,王某表示其对A的付出是真心的,几年的婚姻生活已将其折磨得身心俱疲,同意与A离婚。最终,这起离婚案件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解除婚姻关系而终结。老年人再婚可以签订再婚婚前协议以避免子女反对社会上老年人再婚的越来也多了,不管是老夫少妻还是老夫老妻再婚不可避免的总会遇到子女的反对,不仅仅是因为拍被别人耻笑,还有离婚时财产纠纷以及一方死亡时遗产纠纷。老年人可以签订婚前协议来避免子女反对这些问题。
儿子以父母威胁拆散老夫少妻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儿子以赡养威逼,最终拆散老夫少妻丈夫71、妻子54岁,老夫少妻却不被子女接受,交往十年终被拆散。A今年已届71岁高龄。十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小自己17岁的王某,相识、相知之后,二人终于冲破了年龄的限制开始相恋。但A的三个儿子却怕老夫少妻的搭配被人耻笑,强烈反对二人的交往,并以不赡养老人、不养老送终等言语威胁A。2005年A和王某不顾世俗的阻碍,毅然选择了登记结婚。婚后,王某尽心尽力,将A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毫无怨言地照看A的孙子。但是王某的忍让并没有换来A三个儿子的接受和祝福,他们反而变本加厉地向A数落王某的种种不是、怂恿A离婚,并威胁王某收拾行当、搬出住所。A无奈向离婚。庭审过程中,王某表示其对A的付出是真心的,几年的婚姻生活已将其折磨得身心俱疲,同意与A离婚。最终,这起离婚案件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解除婚姻关系而终结。老年人再婚可以签订再婚婚前协议以避免子女反对社会上老年人再婚的越来也多了,不管是老夫少妻还是老夫老妻再婚不可避免的总会遇到子女的反对,不仅仅是因为拍被别人耻笑,还有离婚时财产纠纷以及一方死亡时遗产纠纷。老年人可以签订婚前协议来避免子女反对这些问题。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离婚后前夫威胁犯法吗?
离婚后前夫威胁属于犯法行为,当事人可以搜集男方威胁的证据,或者双方进行,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报警处理。不管任何人在言语上行为上进行威胁都属于犯法行为。当事人不能被他的威胁行为吓到,也不要视而不见,要即使寻求警察的帮助进行处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2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威胁算犯罪吗
威胁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是犯罪,一般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威胁算犯罪吗
威胁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是犯罪,一般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夫妻闹离婚,受威胁报警,警察会处理吗?
[律师回复] 对于夫妻闹离婚,受威胁报警,警察会处理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可以协商离婚,也可以向诉讼离婚。如果在离婚期间,受到威胁或者家庭暴力而报警的,警察必须受理,在查清事实真相后,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理。法律链接:《婚姻法》第四十三条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312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夫妻闹离婚,受威胁报警,警察会处理吗?
[律师回复] 对于夫妻闹离婚,受威胁报警,警察会处理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可以协商离婚,也可以向诉讼离婚。如果在离婚期间,受到威胁或者家庭暴力而报警的,警察必须受理,在查清事实真相后,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理。法律链接:《婚姻法》第四十三条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夫妻闹离婚,受威胁报警,警察会处理吗?
[律师回复] 对于夫妻闹离婚,受威胁报警,警察会处理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可以协商离婚,也可以向诉讼离婚。如果在离婚期间,受到威胁或者家庭暴力而报警的,警察必须受理,在查清事实真相后,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理。法律链接:《婚姻法》第四十三条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夫妻闹离婚,受威胁报警,警察会处理吗?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夫妻闹离婚,受威胁报警,警察会处理吗?问题解答如下, 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可以协商离婚,也可以向诉讼离婚。如果在离婚期间,受到威胁或者家庭暴力而报警的,警察必须受理,在查清事实真相后,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理。法律链接:《婚姻法》第四十三条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2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威胁胁迫他人算犯罪吗
威胁或强迫他人是否犯罪?若以此获取财务或性利益,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抢劫或性侵犯。受害者可报警,公安机关将追查处理。故意威胁以达不公平契约,此契约将无效,原告可向法院起诉确认无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儿子以赡养威胁拆散老夫少妻怎么办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儿子以赡养威逼,最终拆散老夫少妻丈夫71、妻子54岁,老夫少妻却不被子女接受,交往十年终被拆散。A今年已届71岁高龄。十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小自己17岁的王某,相识、相知之后,二人终于冲破了年龄的限制开始相恋。但A的三个儿子却怕老夫少妻的搭配被人耻笑,强烈反对二人的交往,并以不赡养老人、不养老送终等言语威胁A。2005年A和王某不顾世俗的阻碍,毅然选择了登记结婚。婚后,王某尽心尽力,将A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毫无怨言地照看A的孙子。但是王某的忍让并没有换来A三个儿子的接受和祝福,他们反而变本加厉地向A数落王某的种种不是、怂恿A离婚,并威胁王某收拾行当、搬出住所。A无奈向离婚。庭审过程中,王某表示其对A的付出是真心的,几年的婚姻生活已将其折磨得身心俱疲,同意与A离婚。最终,这起离婚案件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解除婚姻关系而终结。老年人再婚可以签订再婚婚前协议以避免子女反对社会上老年人再婚的越来也多了,不管是老夫少妻还是老夫老妻再婚不可避免的总会遇到子女的反对,不仅仅是因为拍被别人耻笑,还有离婚时财产纠纷以及一方死亡时遗产纠纷。老年人可以签订婚前协议来避免子女反对这些问题。
威胁杀人犯罪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被胁迫威胁犯法吗 是犯法的,这种情形下犯罪属于胁从犯,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知识:胁从犯有什么特点 (一)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共同犯罪人中的主犯和从犯,虽然作用有所不同,但从主观上来说都是自觉自愿地参加犯罪的,他们在共同犯罪中都居于主动地位。而胁从犯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是被动地参加犯罪。胁从犯本来没有犯罪意图,因为遭受他人的威胁强迫,为了避免本人及其近亲属遭受伤害或不利,不得不实施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乃是受胁迫的结果,其主观上不愿意犯罪,或者说实施犯罪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他的意愿,其参与犯罪具有一定的消极性。 (二)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较小 这是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来说的。通说认为,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是以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主要标准的。主犯、从犯、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呈现出递减趋势。胁从犯之所以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不仅仅在于他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更重要的是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比较小。胁从犯就是依照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而划分出的一类的共同犯罪人,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应当小于主犯和从犯。 (三)胁从犯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通说认为,被他人胁迫参加犯罪,这是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共同犯罪中应当起较小作用,这是胁从犯的法律特征.胁从犯的认定应当坚持这两个标准的统 一,即不仅要看行为人实施犯罪时是否遭受他人胁迫,而且还要衡量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只有行为人被他人胁迫参加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次于从犯)时,才能说行为人是胁从犯。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夫妻间威胁犯法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