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报了警一直不处理怎么办
在遭遇交通事故之际,若受害主体能直接联系交警部门,且在24小时内未获得妥善处理的话,便可考虑前往交警大队进行备案登记,乃至直接指控责任方实施肇事逃逸行为。如此举措,往往能产生震慑效果,使被告知者感知事态严重性,从而主动给予合理赔偿求和解。因此,各位朋友日后如不幸遇此状况,亦可选择前往交警大队寻求解决方式,共同抵制那些无理可循的行为讹诈。
此外,警惕的是,若是交警已抵达现场,通常会出具一份责任认定书。凭着这张文书,您有权自主选择任意一家修理厂对车辆进行修复。在此过程中,您需要先行支付相关修理费用,待修缮完成后,相关款项会按照正常程序打入您的账户之中,而且所有修理费用将均由责任人所在的保险公司负责承担与赔付。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报了案可以撤案吗
很遗憾地告诉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行不通的。
首先,关于轻微肇事逃逸后与对方达成和解的问题,如果未进行报案处理,那么这起事件便可以告一段落;
然而,如果已经向警方如实申报了此事,那么很大程度上,行政处罚部分将无法通过私人协商来解决。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之际,擅自逃跑出事地点,使得交通事故引发的民事、刑事或行政责任难以明确界定,其主要目的在于逃避或推卸应负的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询问案件侦办情况的,除依法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并做好记录。
发生交通事故后,受侵害一方可于24小时内与当地交警部门取得联系。倘若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受损人有权赴交警大队进行备案登记,甚至可以对肇事者提出逃逸指控。如此一来,将有助于形成威慑力,促使责任人积极主动地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当交警抵达现场后,他们会依据实际情况出具明确的责任判定报告,同时受侵害人便可以根据该结论选择合适的维修单位尽早开展修复工作,并预先支付相关费用。经过法定程序,侵犯责任方的保险公司将会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