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事实挪用资金罪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8-11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挪用资金罪的刑罚取决于挪用金额和犯罪情节。轻微情况下,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加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可能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可能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判决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综合评估。
隐瞒事实挪用资金罪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隐瞒事实挪用资金罪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对于涉嫌隐瞒事实并且实施了挪用资金犯罪行为的人士而言,其面临的法律后果将视乎其挪用资金的金额以及具体的犯罪情节而定。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如果涉案人员的挪用资金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标准,那么他就有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罚,同时还需接受罚金方面的处罚。若是挪用资金的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其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同时也将受到罚金惩戒。至于挪用资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下,当事人则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于无期徒刑,同时仍须接受罚金或没收财产等附加惩罚措施。然而,由于每个案件的具体事实与情节都不尽相同,因此具体的法律后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隐瞒事故车出售是否构成诈骗罪

在处理车辆销售过程中,故意隐匿车辆真实状况的行为通常被视为民事欺诈,由于没有触及到法律的红线,因此并不会引起刑事责任的追究;

然而,若此种行为符合了刑法对于诈骗罪的定义和认定标准,那么就将被归类为刑事诈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如存在欺诈行为,应依照消费者的请求,对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额外的补偿,而补偿的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之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

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7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290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隐瞒事实挪用资金罪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键咨询
  • 151****16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4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4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8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5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1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0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4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2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7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8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4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6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离婚后隐瞒财产后果
自知道对方隐瞒财产之日起可要求继续分割该部分财产。对隐瞒者可少分或不分,对被隐瞒者应多分或分给全部。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诈骗罪中虚构事实,隐瞒,隐瞒,非法占有的情形
[律师回复] 【法律意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诈骗罪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概念: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三、诈骗罪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2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21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4月8日起施行。二○一一年三月一日?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第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隐瞒犯罪事实是什么罪
在一般情况下,隐瞒事实的行为通常并不足以构成犯罪,然而,这可能导致当事人面临拘留或罚款等法律制裁。在刑法领域中,所谓“虚构事实”,即故意捏造不存在的情形以期获取他人的信任;这种行为既可能涉及对事实整体的编造,亦可能只是对部分事实进行歪曲。相比之下,“隐瞒真相”则是指有意识地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类事实。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虚构事实隐瞒事实,构成诈骗罪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一个方面,有没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又是另一个方面,必须主观客观相统一才行。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最后,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29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隐瞒已婚事实构成什么罪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视为道德问题,但是如果存在骗取财物的情况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29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隐瞒犯罪事实是什么罪
在一般情况下,隐瞒事实的行为通常并不足以构成犯罪,然而,这可能导致当事人面临拘留或罚款等法律制裁。在刑法领域中,所谓“虚构事实”,即故意捏造不存在的情形以期获取他人的信任;这种行为既可能涉及对事实整体的编造,亦可能只是对部分事实进行歪曲。相比之下,“隐瞒真相”则是指有意识地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类事实。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开发商故意隐瞒房屋抵押事实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该解释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消费者可以向开发商返还自己已付的购房款、房款利息、装修费用等,并可请求开发商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二、转让抵押房屋合同是否有效  
(一)抵押房允许转让,但抵押房转让附有一定条件  总的来说
首先抵押财产是允许转让的,而非老观念中转让抵押物无效。
其次,抵押财产要实现转让附有一定条件,转让条件成就时才发生抵押财产所有权的变化。另外,关于抵押物转让的法律规定是针对行政管理性质的规定,而不是针对抵押物转让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定。根据房屋买卖协议,在受让方按合同约定支付价款的前提下,转让方负有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到受让方名下的义务,含使转让房达到转让条件,包括解除房他项权利抵押(合同各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可能因为转让方认为价格卖低了,想毁约,于是以抵押房不允许买卖或转让而主张商品房买卖协议无效。实际上,转让方是以自己不履行协议的违约事实,不使转让房达到转让条件,不进行过户登记。  
(二)不符合转让条件的,房屋不得进行过户登记  被转让房屋因为设置了抵押权而不能转让,应理解为房屋产权变动的结果条件,而不是原因条件,不符合转让条件的,房屋不得进行过户登记,不发生物权转移,但转让协议本身不应受到影响,协议仍然有效。这即是《物权法》第15条的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隐瞒事实属于诈骗罪吗?
隐瞒事实属于诈骗罪吗,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并且运用了隐瞒事实的方法,导致他人产生认识错误,并且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的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的,那么就会被认定为诈骗罪,具体的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可以参考下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隐瞒事实罪的定义是什么?
[律师回复] 第312条。《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从理论上讲,本罪主体不包括上游犯罪实施人,即产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实施人,而是帮助犯罪份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如果是上游犯罪行为人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则属于在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理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叫后续行为,为此前上游犯罪行为所吸收,不另行处罚。扩展资料
案例:明知是赃物仍购买男子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
不法分子采用非法手段盗取他人物品后,一般会低价处理这些物品以求尽快脱手,但若有人贪图便宜明知是赃物仍购买,按照有关法律则将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罪,并受到法律的严惩。近日,桂阳审结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被告人邓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五千元。12月15日,邓某经雷某(已判刑)介绍,以3380元的价格向梁某(已判刑)购买了一辆被盗三轮摩托车。经鉴定,该三轮摩托车价值人民币7392元。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邓某明知三轮车为犯罪所得,仍予以收购,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鉴于被告人邓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到并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自首,且被告人邓某积极预缴纳罚金,可酌情从轻处罚。结合社区矫正意见,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29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29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隐瞒事实真相构成犯罪吗
通常情况下,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虽未构成犯罪,但仍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或罚款等处罚。法律意义上的“虚构事实”是捏造不存在的事件以获信任,可以是全盘否定或夸大细节。“隐瞒真相”则指对已发生的事实进行掩饰。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认定隐瞒、隐瞒、明知犯罪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中罪的”明知“,应当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两个方面。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1项规定:”认定窝赃、销赃罪的“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予以分析。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的,就可以认定。“据此,应当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的”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两个方面。
3、关于”知道“。被告人知道为犯罪所得,即对于被告人来说,犯罪所得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必知道赃物系通过何种犯罪所得。请注意,被告人知道是犯罪所得后作出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应当是在本罪的实行行为结束之后做出的,如果和本罪犯罪分子事前通谋,事后由其对犯罪所得的赃物进行掩饰、隐瞒,那么被告人和本罪的犯罪分子构成共同犯罪,应当以本罪进行定罪处罚,而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4、关于”应当知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一)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二)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三)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四)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
(五)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
(六)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七)其他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这里规定的实质上就是”应当知道“。根据上述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是采用推定的方法,即除非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确实不知道系他人的犯罪所得及收益,否则,被告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如果和一般的生活、生产经验相违背而没有正常的理由,那么就可以推定被告人”应当知道“。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29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刻意隐瞒婚姻事实能起诉骗婚吗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刻意隐瞒婚姻事实可不可以骗婚?
可以。但刻意隐瞒结婚事实又与他人结婚已经构成了重婚罪,需要由《刑法》进行解决。
对骗婚的理解
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俗称“放鸽子”。当今社会婚姻诈骗已经演变成利用真实身份和证件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这种也是最难打击的。犯罪嫌疑人利用合法的婚姻为幌子,来骗取合法的婚姻登记,这是诈骗犯罪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案件。当前,诈骗者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贫困人群的婚姻诈骗上,诈骗案件呈上升态势。我国《婚姻法》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理。
目前,我国的《婚姻法》对以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的不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使得众多的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从而利用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的财物。
遭遇骗婚应该怎么办才好
1.被骗婚的的,可以直接向离婚。
从《婚姻法》第32条可以看出,感情破裂标准是准予离婚的唯一标准。在骗婚案件中,欺骗者以骗取钱财为目的,虽然谈不上感情破裂,但与被骗人也根本没有感情可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人民准予当事人离婚的条件,即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经调解无效,才准予离婚。
2.也可以寻求刑事救济途径
(1)如果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材料后发现有犯罪事实,且诈骗金额在2020元以上就应当立案侦查。
(2)重婚罪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被骗婚的怎样要回彩礼钱
借婚姻索取财物属于婚姻法规定的禁止性规定,并且可以按照彩礼的法律规定的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被骗婚的可以通过拿回属于自己的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了在以下情形下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制度: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应该如何解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应该如何解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问题解答如下, 刑法上的虚构事实,就是指捏造并不存在的事实,骗取他人信任,可以是虚构全部的事实,也可以是虚构部分事实。隐瞒真相则是指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事实,这种事实如果为他人知道,便不会将财物交给犯罪分子。我国《婚姻法》对借婚姻骗取财物之规定我国《婚姻法》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理。目前,我国的《婚姻法》对以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的不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使得众多的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从而利用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的财物。骗婚的特点和定性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为无效婚姻。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中,骗婚人与被骗人的婚姻关系并非无效婚姻。婚姻法第十一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十条规定了胁迫婚姻的可撤销制度。所谓胁迫婚姻,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可以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请求撤销婚姻。显然,骗婚关系也不属于婚姻法中可撤销的婚姻。可见,根据现行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骗婚既不属于婚姻法中的无效婚姻,也不属于婚姻法中的可撤销婚姻,因此,只能属于婚姻法中的合法婚姻。不过,这种定性有悖于常理。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隐瞒事实挪用资金罪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