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岁孩子犯罪怎么处理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判定一个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的关键因素在于其年龄。
值得注意的是,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通常情况下并不需要对任何违法行为负责,这是我国法律对于特殊人群的保护条款之一。
然而,当涉及到相对较为严重的刑事犯罪时,如抢劫、杀人等,则已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将被视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对于那些年仅十岁但却已经触犯法律的未成年人,法院通常会决定不进行惩罚,而是要求他们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对其实施严格的家庭教育和监管,以确保这类孩子能够因此次事件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尽可能地改正错误并避免再犯。这些规定均在我国颁布施行的《刑法》中有所体现和阐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10岁孩子选择跟谁就会判给谁吗
根据我过民法典明文规定,一般来说,年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即被视为有限制行为能力之人,他们的头脑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识别和判断行为对错的能力。当面临处理涉及到子女抚育权利的案件时,不可忽视对子女自身意愿的考量。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并不等同于说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可以任意决定自己跟随哪个监护人生活,只有在男女双方均拥有同等抚养子女的实力与条件的前提下,法院才可能会非常尊重并回应子女的意愿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我国严谨完备的法律体系之中,年龄被视为决定刑事责任的关键性要素。普遍来看,未满十周岁的青少年通常无需为其犯罪行为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然而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却需要依法负担起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那些处于青春期、犯下违法行为的十岁孩童,法院往往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与监管措施的实施,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些明确的规定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