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准则,往往会参照涉案金额以及情节之轻重进行判断。若一家公司、工商企业或其他类似机构的职员,利用其职业优势,未经合法程序私自侵吞本机构的财产,且其涉案金额达到了人民币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则应当启动相关司法程序进行追责。反之,若涉案金额并未达到此基准,通常情况下,此类行为将不被视作职务侵占罪予以判定。
然而,若这种行为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或存在其他特殊严重情形,即便涉案金额相对轻微,仍可能成为法律追溯的对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职务侵占罪该如何起诉法院
职务侵占罪作为一种典型的公诉类犯罪,其审理程序通常由人民检察院负责起诉事宜。在犯罪事实得到充分查明且证据确凿无误的情况下,检察院有权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提起诉讼的决定,同时依照审判权限的有关规定,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诉讼文件和相关证据资料,正式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涉及案件金额在人民币伍仟元至壹万元(含)以上者,或者存在情节严重者,将会启动司法程序进行责任追究;然而,若涉案金额尚未达到上述基准,通常情况下不会被判定为职务侵占罪。但是,如果情节极其恶劣或者存在其他特殊情形,即使涉案金额较小,仍有可能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