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有没有诽谤罪
作为法人身份的企业本身,它并不具备像自然人那样的心理状态,所以,不能适用于诽谤罪的相关阐述和法律定义。诽谤罪主要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达到损害他人名誉权,导致他人在社会公众中的评价降低的目的。然而,当企业出于某种原因捏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时,如果这些信息涉及到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或者商品声誉等问题,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这或许会被界定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作为法人,其犯罪行为往往是通过特定的自然人来代表企业进行实施的,因此,最终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内部的相关责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企业有没有诽谤罪的
制造流言蜚语攻击原单位,原则上无法被按诽谤罪论处。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只能针对自然人,且该行为要求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及社会形象,若情节达到严重程度,便可构成犯罪。
然而,法人并不属于此类罪行的犯罪客体。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企业乃依法注册成立的独立法人单位,因此无法成为诽谤罪的被害人主体,原因在于其本身并不具备人类应有的心理状态。倘若某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通过传播失实消息以破坏其他商家的良好商业信用或者商品名誉,那么该企业有可能触犯到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名誉罪之条款。然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类违法行为往往是在企业内部人员的授意或者指使下进行的,所以归根结底,其所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应当归咎于这些涉案的相关责任人身上。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