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患者能否协议离婚
1.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精神病患者不得申请办理协议离婚手续。
原因在于,协议离婚需建立在夫妻双方均具有明确离婚意愿之基础上,然而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士来说,他们可能被视为具有部分行为能力或全无行为能力之人,因此,法律规定此类人员的法律行为应以其法定代理人作为代表进行代理,故仅可通过诉讼程序实现离婚的目的。
2.达到成年人年龄但无法全面认识自身行为的人群,属于我国民法中所定义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须由这些群体的法定代理人代为代理或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追认。
不过,如果这些成年人能够独立完成那些纯粹为了获得收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是与他们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符合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可以不受此限制。
3.当婚姻登记机关经过审查确认夫妻二人均是出于真实自愿地解除夫妻关系,同时对子女的抚养问题、财产分割以及债务处理等相关事宜皆已达成共识后,方可予以登记,颁发离婚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二、精神病患者可以刑事拘留吗
然而,当这些患者实施了犯罪行为时,他们将可能面临刑事拘留的法律后果。经过法定程序的权威鉴定发现,倘若患者在无法识别或自我控制行为阶段造成了损害后果,则不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明确规定,禁止精神疾病患者通过签署离婚协议书进行正式离婚程序,原因在于此类人群往往在表达真实离婚意愿或者具备实际行为能力方面存在困难。因此,他们被普遍认定为具有有限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在涉及到包括离婚诉讼在内的相关事务上必须获得法定代理人的协助和代理。然而,我国的民法典却允许部分范围内的限制行为能力者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独自处理一些特定的事务。在办理离婚手续过程中,根据相关要求,申请离婚的夫妇双方都必须表示自愿并对子女抚育问题及财产等事项达成共识,经过仔细审查和核实之后,方可由民政部门颁发正式的离婚证明书。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