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被检察机关认定具有犯罪情节的罪犯,如果同意认罪并承诺认罚,那么其基准刑的三分之一将会得到适当减轻。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法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并不代表认罪认罚就绝对意味着基准刑的三分之一能够得以减免,而是要综合考量犯罪的性质、罪行的严重程度、认罪认罚的几个关键阶段、悔罪程度、价值取向以及实际行动中的悔悟表现等多元因素。
对于某些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形,如自动投案、重大坦白、主动退回赃款、补偿受害者赔偿金、达成谅解协议、进行刑事和解等诸多情节,其基准刑幅度将可适度降低至原有的六成以下,而在犯罪情况比较轻微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依法得到免于惩罚的优待。
另外,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当我们把认罪、认罚,以及自首、坦白、当庭自愿认罪、退回赃款、补偿受害者赔偿金、达成谅解协议、进行刑事和解、在拘役期间表现良好等众多量刑情节放在一起对比时,请谨慎把握每个因素独立存在的意义,避免对相关概念产生误解或混淆。
在本篇文章中,"认罪"的内涵被界定为罪犯实实在在地自愿并且诚实地供述了他们所涉罪行,并且对控告方提出的指控犯罪事实没有任何异议。
如果他们承认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然后只是对少数涉及事实的细节提出质疑,或者是尽管对整个行为的性质有所辩解但是却自愿接受司法机关对该问题的判断,那这些都不会影响我们对于他们是否表现出"认罪"态度的认定。
最后,"认罚"的内在要求则是罪犯真实表达了他们的悔过之情,并且主动承担应当受到的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二、认罪认罚后是否取保候审
在被判定认罪认罚之后,能否申请取保候审需视具体案情而定,其中涉及到犯罪的性质、犯罪嫌疑人人身安全的威胁程度以及此事件对社会所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等等诸多要素。法院或检察院将会根据上述诸多因素进行深度评估与权衡,以决定是否同意申请人提出的取保候审请求。需要明确指出,尽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有利于从轻量刑,但是这并不能自动为申请人带来取保候审的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针对被检察机关认定具有犯罪情节的罪犯,如果同意认罪并承诺认罚,那么其基准刑的三分之一将会得到适当减轻。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法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并不代表认罪认罚就绝对意味着基准刑的三分之一能够得以减免,而是要综合考量犯罪的性质、罪行的严重程度、认罪认罚的几个关键阶段、悔罪程度、价值取向以及实际行动中的悔悟表现等多元因素。
对于某些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形,如自动投案、重大坦白、主动退回赃款、补偿受害者赔偿金、达成谅解协议、进行刑事和解等诸多情节,其基准刑幅度将可适度降低至原有的六成以下,而在犯罪情况比较轻微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依法得到免于惩罚的优待。
另外,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当我们把认罪、认罚,以及自首、坦白、当庭自愿认罪、退回赃款、补偿受害者赔偿金、达成谅解协议、进行刑事和解、在拘役期间表现良好等众多量刑情节放在一起对比时,请谨慎把握每个因素独立存在的意义,避免对相关概念产生误解或混淆。
在本篇文章中,"认罪"的内涵被界定为罪犯实实在在地自愿并且诚实地供述了他们所涉罪行,并且对控告方提出的指控犯罪事实没有任何异议。
如果他们承认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然后只是对少数涉及事实的细节提出质疑,或者是尽管对整个行为的性质有所辩解但是却自愿接受司法机关对该问题的判断,那这些都不会影响我们对于他们是否表现出"认罪"态度的认定。
最后,"认罚"的内在要求则是罪犯真实表达了他们的悔过之情,并且主动承担应当受到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