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收养继子女的条件

最新修订 | 2024-09-05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法律规定,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可以不受收养条件中的以下内容限制:1、被收养人为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2、送养人为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3、收养人应当为无子女、年满30周岁、有抚养教育能力且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收养子女的疾病。
再婚收养继子女的条件

一、再婚收养继子女的条件

法律规定,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可以不受收养条件中的以下内容限制:

1、被收养人为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2、送养人为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3、收养人应当为无子女、年满30周岁、有抚养教育能力且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收养子女的疾病;

4、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以及只能收养1名;

5、这种收养不受“有配偶者收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收养”规定的限制,只能是继父或继母的单方收养。

因为继子女和与其共同生活的生父或生母之间本来就存在父母子女关系,不存在收养的问题,但是,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时,须事先征得其再婚配偶(即被收养人的生母或生父)的同意,并且取得不与被收养人共同生活的另一方生父或生母的同意。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三条

 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并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四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和第一千一百条第一款规定的限制。

第一千零九十三条

 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一)丧失父母的孤儿;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第一千零九十四条

 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一)孤儿的监护人

(二)儿童福利机构;

(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一千一百条

 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

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未成年人或者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受前款和本法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限制。

二、再婚收养继子女的条件

在经过继子或继女的亲生父母同意之后,他们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其兼顾责任重大的伴侣进行抚养和照顾。

为了确保这种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得到明确的界定和认可,法律法规便对这一特定场景下的收养行为作出了诸多宽松限制,如同对待其他类型的特殊收养那样。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

(1)不再受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第三项的制约。

这条内容明确规定,若继父或继母想将继子女纳为己有,那么继子女并不必须是生父母由于存在特殊困难而无法自顾且无暇抚养的儿女。

(2)同样取消了对《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四条第三项的约束。

在此条款中明确强调,作为给予方的生父母,他们必须处于因存在特殊困难而无法独立抚养子女的状况之下才能作出此决定。

(3)关于《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所作出的收养人应有的资质要求,我们也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这些条件不仅在子女数量上有所降低,还包括抚养能力、健康情况、违规记录等各方面的考量。

(4)同时,《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条针对继父母收养继子女问题所设置的数量限制也被予以豁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三条

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并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四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八条和第一千一百条第一款规定的限制。

法律规定,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可以不受收养条件中的以下内容限制:

1、被收养人为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2、送养人为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3、收养人应当为无子女、年满30周岁、有抚养教育能力且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收养子女的疾病;

4、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以及只能收养1名;

5、这种收养不受“有配偶者收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收养”规定的限制,只能是继父或继母的单方收养。

因为继子女和与其共同生活的生父或生母之间本来就存在父母子女关系,不存在收养的问题,但是,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时,须事先征得其再婚配偶(即被收养人的生母或生父)的同意,并且取得不与被收养人共同生活的另一方生父或生母的同意。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k字,预估阅读时间14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2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再婚收养继子女的条件
一键咨询
  • 175****36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6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1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7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7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3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4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1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8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4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3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6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6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1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常州180****213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1****840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393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收养继子女的条件有哪些
1、被收养人的生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2、被收养人的生父母一方或双方再婚。3、再婚的另一方有收养继子女的意愿。4、被收养人的生父母不论是自愿离婚还是判决、调解离婚,均应明确表示愿意送养。5、10周岁以上的被收养人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被收养为养子女。
10w+浏览
我们家有一个姐姐不想要继承自己的父母的财产,做出了放弃继承的决定,后来想要再继承,放弃继承权后还能再继承吗
[律师回复]
一、《继承法》相关规定
第五条 【继承方式】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二十五条 【继承和遗赠的接受和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第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继承法》放弃继承相关规定:公民死亡时其个人的合法财产可以由继承人依法继承。继承人可以选择继承也可以选择放弃。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其他继承人表示。用口头方式表示放弃,本人承认,或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的,也应当认定其有效。
二、继承人是否能在放弃继承权后反悔
作出放弃继承遗产的声明是不能任意撤销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0条之规定: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不予承认。所以如继承人在放弃继承后反悔,首先可以于其他继承人协商,如其他继承人一直同意其撤销放弃继承声明,则可以仍按原各自份额继承。如不能协商一致则需经人民法院根据具体理由决定是否同意其撤销放弃继承声明。
此外,如果放弃继承是经过公证的,放弃继承的公证能不能撤销?依据《公证法》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没有法定情形的,也就没有能否撤销的问题。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72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办理继子女收养的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三条规定: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并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四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八条和第一千一百条第一款规定的限制。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继母再婚还能继承遗产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
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史某称:其母于去世,留下他们姐弟和父同生活。,父亲史某与继母胡某走到了一起。因为年纪都很大,他们就没有领结婚证,只是宴请了一下亲戚朋友。其父因病去世,留下价值60万元的房产一套,在分割遗产的时候,继母提出,作为父亲的妻子有权参与继承该套房产。请问继母是否有权继承父亲的遗产
史某和胡某并未领取结婚证,因此两人之间不存在合法的夫妻关系,胡某主张继承史某的遗产于法无据。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只有同居关系的“配偶”是否享有继承对方遗产的权利
关于这一问题,最高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对于2月1日之前就在一起生活的男女双方,可以认定为已经形成事实婚姻关系,但是对于2月1日之后才开始生活在一起,并未领取结婚证的男女双方,如果没有补办结婚证,那么应当认定双方之间不存在合法夫妻关系,而只是非法同居关系。这里,史某与胡某“结婚”的时间是在此时间之后,同时又没有结婚证,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只能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对于只有同居关系的男女双方,如果一方死后,另一方主张以配偶的身份继承的,比照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司法解释(一)第5条处理,即形成同居关系并未补办结婚证的,不享有继承权。据此胡某没有继承权,但考虑到胡某没有子女的特殊情况,出于道义的考虑,可以酌情分给她部分遗产。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2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再婚后必须抚养继子女吗?
再婚后不是必须要抚养继子女的。对于与继子女之间的抚养关系等相关事宜是需要双方先进行充分的协商并且尊重子女的意愿来做出最后的决定。双方一旦构成抚养关系,继父母就需要尽到相应的义务。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请问再婚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律师回复] 再婚继子女有继承权且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子女是指丈夫与前妻或妻子与前夫所生的子女,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一、
二、三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再婚继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根据法律规定,他们之间只是一种因为生父(母)与继母(父)的结婚而产生的亲属关系——姻亲关系。有可能继子女从小不与继父母生活在一起,那就不存在被抚养的关系。那么,从法律上分析,他们也就没有赡养继父母的义务。关键是法律规定只有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才有赡养义务。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再婚家庭继承纠纷案件,再婚家庭哪些人有继承权
[律师回复]
一,再婚家庭的继承权问题:
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否则按法定继承;
2,再婚对象作为夫妻财产的共有人,首先享有夫妻共同财产一半;
3,剩下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按法定继承,其配偶(现任)、子女(包括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都是法定
第一序位继承人;
4,同一序位继承人之间,原则上平分遗产;
5,对分配份额有异议的,可以请
第三人调解或者。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提讼。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72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再婚配偶和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有继承权。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
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
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扩展资料:老张在连城县新泉镇建造有房屋六间,共计面积139.4平方米。前妻过世后,老张带着婚生子小瑞(化名)与同样丧偶的结婚,与前夫生有一子小桂(化名)。老张与结婚后,一直居住在老宅内,共同将小瑞、小桂抚养成人。时光荏苒,老张与已相继过世,小瑞成人后娶妻生子举家共同生活在老宅内,小桂成人后则定居泉州。2014年政府欲拓宽河道,加固堤坝,防灾减涝,拟对河岸部分老房进行拆迁,老张的百年古宅很可能就在拆迁规划的范围之内。小桂得知后,诉请将古宅产权进行分割,要求下厅3间房屋由其所有并管理,余厅、天井、门及过道等由双方共有并使用。小瑞则认为古宅不能分割,因为该古宅是父亲老张和母亲老杨生前所建,小桂并非老张所生,因此不应享有继承权。该房屋一直由小瑞及其子女一家人使用居住,如果对该房屋进行分割,其子女将无处居住;如果分割古宅,通行出入将大为不便,严重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且小桂事实上并不需要使用该房屋。连城县人民经审理,日前判决古宅房屋下厅3间房间由原告小桂所有并管理,上厅3间由被告小瑞所有并管理,其余厅、天井、门、过道等由双方共有并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依法对继父母遗产享有第一顺序继承权。根据法理精神和伦理规范,《继承法》中的扶养关系应指的是广义上的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关爱。法官审理认为,该案中,原告小桂虽非老张所生,但系由老张一手抚养长大,小桂成人后也对老张尽到了赡养义务。俩人已常年在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照顾,精神上相互关爱。因此原告小桂已成为老张有扶养关系的继子,依法对古宅属老张遗产部分享有继承权。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2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被收养的养女有无继承权
《婚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收养关系一经成立,养子女便取得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有权继承养父母的遗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再婚配偶和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律师回复] 再婚配偶可以的。
1、再婚夫妻一方先死亡的,另一方有权继承其遗产。遗产包括婚前个人财产,也包括婚后夫妻共同财产中应归其所有的财产。
2、继承开始时,也就是被继承人死亡时,与被继承人具有婚姻关系的配偶享有继承权。这里的时间以被继承人死亡时间为准,而不论是初婚,还是再婚,还是复婚。
女方婚前贷款购房,属于女方婚前财产,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男方有权分割;再婚夫妻一方先亡,另一方可以继承对方的婚前财产;对方立遗嘱,就有可能继承不到;对方的孩子如系产权人,有可能要求其搬出。
双方的子女没有直接继承权:
1、亲生子女对自己的父母的财产有继承权。
2、再婚时继子女已成年,继子女无继承权。
3、婚前的财产是个人财产,婚后不会变为夫妻财产。
4、有结婚证的合法夫妻之间享有对方财产的继承权。
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收养赡养 > 再婚收养继子女的条件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