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信诈骗200元犯法吗
倘若不幸遭遇微信欺诈事件,导致个人经济受损达人民币200元之数,虽不足以构成犯罪行为,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仍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明确规定,将对这类行为处以五天至十天天的行政拘留,且可附加五百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若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将面临十天以上、至十五天的行政拘留,同时还需附加一千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微信诈骗200能立案吗
在遭受微信诈骗的情况下,若涉案金额仅为200元,则该事件将被归类为治安案件立案。
然而,这并不符合刑事立案所设定的标准,即涉案金额需在3,000元以上时才能启动刑事立案程序。
被骗金额仅仅200元,尚未达到了立案的最低限度。
此外,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罪的立案门槛是所谓的“数额较大”,即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方能构成诈骗罪。
而诈骗罪的本质在于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
值得注意的是,诈骗罪的犯罪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财富,也涵盖了无形的知识产权以及其他形式的财产性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