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酒驾逃逸自首如何处罚
在饮酒驾车后逃逸并主动投案者,将面临着6个月内禁止驾驶机动车辆的行政处罚,同时还需缴纳1,000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
若涉及到营运性质的机动车,则将被处以15天的行政拘留,罚款数额同样为5,000元,并会被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此处所谓的“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员的血液中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每毫升20毫克、小于每毫升80毫克的驾驶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若嫌疑人在涉嫌酒驾肇事并逃逸之后未经警方可自行前往公安机关投案承认自己的罪行,并且真诚地供述了全部的事实经过,那么我们便有理由将这一行为视为自主投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首”行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更为严格的法定刑罚作为基准,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应该对该嫌疑人给予从宽处理,以及从宽处理的程度究竟应该是多少。同时,对于主动投案认错的犯罪嫌疑人,法律也赋予了他们获得从轻或减轻惩罚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