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底啦~
还有疑问,建议直接问律师
犯罪中止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彻底中止犯罪的意图,即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行为。
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
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是作为的方式,也可以不作为的方式。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对于犯罪中止的,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予刑事处罚,就是不追究刑事责任;
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可以立案吗
犯罪中止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立案处理的。
所谓犯罪中止,实则是指行为人自行主动地舍弃了犯罪行为,同时也采取了各类措施以阻止其犯罪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后果。
根据我们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文规定,对于这类主动停止犯罪行为并避免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况,可以依法予以免除刑事责任或者给予适当减刑的宽大处理;
从这一点上看,犯罪中止实际上同样属于犯罪范畴之内,优先适用公安部门或检察机构对于其各自负责领域内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处理的程序。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