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如何认定
关于合同诈骗的认定往往需要全面分析多种因素。首要条件是肇事人必需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恶意,具体表现为缺乏履行合约的实际能力与诚意,或者在从受害方获得资金财产后任意消耗、逃逸等等。
其次,必须存在采用虚构事实、掩盖真相的手段诱导对方签署或履行合同的行为,如编造虚假公司或冒充他人身份签订合同,或者利用伪造、篡改、失效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认定需全面考量,关键在于肇事人非法占有的主观恶意,如缺乏履行能力、诚意,或在获资金后滥用、逃逸。这些行为均指向非法占有的意图,是认定合同诈骗的重要因素。
二、合同诈骗如何立案
关于合同诈骗的治安报警立案的法律规定如下: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及相关行政规章制度的严密约束,一旦公安部门经过严密的逐级审批程序,发现某人在缔结、执行合同的活动当中,蓄意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通过虚设或歪曲事实真相等手法,造成合法的合同相对方遭受财产损失而达到个人私利,且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标准并属本地区公安机构的权限范围内时,则应依法启动刑事案件侦查流程并进入立案阶段。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经立案审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立案:
(一)认为有犯罪事实;
(二)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合同诈骗如何判
针对合同诈骗罪的刑罚判定,主要依照犯罪者所实施的犯罪情节以及其涉案金额大小进行裁决。通常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为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在签订、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欺诈手段获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量级别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处以相应的罚金;若犯罪者的涉案金额进一步扩大到巨大或者具有其他更为严重的犯罪情节时,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处罚;当犯罪者的涉案金额达到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的犯罪情节时,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被没收全部财产。值得注意的是,“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这几个概念的具体标准会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此外,犯罪者的认罪态度、是否积极退还赃款等因素也会对最终的量刑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合同诈骗认定需全面考量,关键在于肇事人非法占有的主观恶意,如缺乏履行能力、诚意,或在获资金后滥用、逃逸。这些行为均指向非法占有的意图,是认定合同诈骗的重要因素。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