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诈骗金额200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只有判处缓刑,不会收监。
综上所述,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应在十年以上判处刑罚,从犯即使减轻处罚也应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而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因此收监的概率比较大,除非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团伙诈骗200万罪判多少年
涉及诈骗200万元之巨额款项的刑事案件中,依照法例应被判定为特别极其重大且严重的案情,应面临长达十年乃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关于法院的判决结果,则需综合考量诸多因素,如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行为的主观恶性程度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影响、是否属于累犯、是否积极主动投案自首、有无为司法机关提供有价值的立功信息等减轻刑罚的有利情况,以及被告人对于所犯罪行的认识与悔过态度等要素,以精心制定相应裁决。
在审理过程中,针对涉案非法财物,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合理且严格的追缴,但如果是善意第三人依法获取了该涉嫌诈骗所得的财物,这便不视为违法行为。
在极其巨大的金额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裁判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处以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的严厉制裁,这也是对犯罪分子的警示和惩罚。
1.犯罪客体。
诈骗罪所侵害的客体无疑便是公民个人或组织拥有的公共财产权。
2.犯罪客观要件。
具体到实际情形中,骗子通常会采用各种手段,比如编造事实真相或者掩盖真实情况,以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从而使受害者付出昂贵的代价。
3.犯罪主体。
简而言之,只要是具有正常意志能力的自然人。
4.犯罪主观要件。
行为人对自己的罪行在主观意识层面上是明知故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欺骗行为便构成了刑法意义上的诈骗罪。
至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共计超过人民币3千元及以上即可作为演员诈骗金额较大的立案标准,此阶段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并处于罚款的严厉处分;
诈骗金额若累积至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对应处罚将升级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附加高额罚款;
而当诈骗金额累积至高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罪犯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处罚,并可能伴随高额罚金或财产充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