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情况下,肇事者的逃逸并不妨碍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下达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因为交通管理部门会依据相关法规和事故现场实际状况,通过详细的现场勘查以及严谨的证据搜集工作,从而科学合理地确定事故责任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明确规定,存在以下六种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1)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选择逃跑的行为;
(2)因为故意破坏、伪造事故现场或者毁灭相关证据,导致无法准确判断事故责任的行为;
(3)在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前提下,仍然实施了危险驾驶行为;
(4)在事故发生时,当事人没有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或者安全头盔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5)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没有及时报警或者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6)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导致无法准确判断事故责任的行为。为了避免法律责任的追究,当事人选择弃车逃离现场或者潜逃藏匿的,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其他当事人同样存在过错,那么可以适当减轻其应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逃逸的当事人存在上述第一款第二项所述的情形,则不应减轻其应负的责任。通常而言,交通管理部门会在法定的期限内完成事故责任的认定工作,并依法向各方当事人下达事故责任认定书。若您长时间未能收到该认定书,您有权向相关部门进行查询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在一般情况下,肇事逃逸不影响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部门将依法勘查现场、搜集证据,明确责任归属。法规规定了六种全责情形,逃逸者若能证明其他方过错,责任可减轻,但破坏现场等行为不减责。部门将在法定期限内完成认定并通知。长时间未收认定书,可查询。
二、肇事者逃逸有追诉时效吗
从法律层面上看,肇事者由于肇事逃逸将有可能触犯交通肇事罪这一罪名,此种情形下,这类犯罪的确存在法定的追诉时效限制。
众所周知,交通肇事罪的最高量刑可达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其所适用的追诉时效则定为了十年。
具体来讲,交通肇事罪乃是指在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的前提之下,酿成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身受重伤、丧生或致使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巨额损害,若因此遭受刑事追究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肇事者逃逸下午自首怎么判
肇事嫌疑人在事故发生之后选择逃离现场并于次日下午投案自首,其最终所面临的法律审判将会依据诸多复杂的司法考量因素进行判定。首要的要素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本身即属于较为严肃的犯罪情节之一,客观上需要予以更严厉的惩罚措施。然而,主动投案并承认自己的罪行则无疑为罪犯提供了法定的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的可能。在做出最后的判决决定时,必须深入分析事故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负面效应,例如受害者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及财产损失状况等。如果他涉嫌的交通肇事行为导致他人身受重伤、死亡或是公共财产遭受较大损失,那么便构成了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交通肇事罪,通常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对于那些因为逃逸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的事例,则将面临更为严重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法官会根据自首情节对量刑结果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比如肇事者在事件中的主观过错、事后是否积极赔偿等,来确保最终的判决结果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具有公正合理性。
在一般情况下,肇事逃逸不影响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部门将依法勘查现场、搜集证据,明确责任归属。法规规定了六种全责情形,逃逸者若能证明其他方过错,责任可减轻,但破坏现场等行为不减责。部门将在法定期限内完成认定并通知。长时间未收认定书,可查询。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