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过后几年没动静
关于取保候审后长期未有动静的情况,其实质较为错综复杂。通常情况下,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若在该期限届满后依然没有接到后续的处置措施通知,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例如在案件证据的收集过程中遭遇难以克服的阻碍,亦或是由于案件情态独特而需要给予更充足的审查时日。我们建议您积极地寻求与承担本案侦查任务的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机关进行联络,以便获取有关办案进度的信息。
然而值得重点指出的是,虽然获得了取保候审的权利,这并不代表案件已经画上句号,国家司法机关仍然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依据对案件做出恰当的处置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后长期无动静,情况复杂。法定期限内无后续通知,或因证据收集难、案情特殊需更多审查时间。建议主动联系办案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了解进度。需明确,取保候审非结案标志,司法机关将依法依规作出处置。
二、取保候审还被监控吗
在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情况下,相关犯罪嫌疑人均应由其住所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实施监控监管。
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被赋予取保候审权利的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许可,不得私自离开其所居住之市、县区域;
若住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方面有所变更,需于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办理相应报告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在实践中,您需要注意到,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金额并不完全取决于相应的量刑标准或罚金数额。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字往往是通过详细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来确定的:首先是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的角度;其次是结合整个事例的情节以及刑法的基本定义和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再者,还需根据潜在的法定刑罚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身的经济状况等多个层面进行计算。然而,量刑标准或罚金数额的设定却是依据具体且已实施的犯罪行为所涉及的金钱价值,并依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作为定罪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机制的确立具有不同的依据,目的也有所区分。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够严格遵循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而罚金数额的确定则是衡量犯罪行为危害性程度的量化表现形式,旨在进一步明确应适用的法定刑罚限度。
取保候审后长期无动静,情况复杂。法定期限内无后续通知,或因证据收集难、案情特殊需更多审查时间。建议主动联系办案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了解进度。需明确,取保候审非结案标志,司法机关将依法依规作出处置。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