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罪构成条件包括哪些
对于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素,主要由以下四个核心环节所组成:
首先,从主观意识层面来看,必须明确表达出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具有的故意心态,即他们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将会对被害人造成某种损害性的后果,同时,既可能怀揣着期待这样结果出现的愿望,又可能放任这一情况的发生;
其次,在行为实施的客观方面,需要有直接或间接的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的动作,而且,这些动作不光可以用积极的行为来体现,同样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此外,对他人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必须要达到法定的轻伤以上范畴,这个范围包括了普通意义上的轻伤,以及比之更严重的重伤,甚至可能导致被害人生死的悲剧;
再次,在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设定上,任何达到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犯罪行为辨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自然人,都有可能成为故意伤害罪的主体;
最后,该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也就是所谓的客体,必定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伤害罪要素包括:主观故意心态,明知行为将损害被害人;客观上有直接或间接伤害行为,包括积极作为和消极不作为,且伤害需达法定轻伤以上;主体为达刑事责任年龄、有辨别力和控制力的自然人;客体为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二、故意伤害罪的罪数怎么规定的
关于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形态分类及数罪并罚问题,我们需根据一罪与数罪的判断标准来加以处理。
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若伤害行为实际上是构成其他重大刑事案件的必要步骤,则不应视为独立的数罪,相反地应认定为其他重罪。
比如,某人为获取他人财务而采取暴力手段进行人身损害,无论最终能否成功获得财产,其均应被判定为抢劫罪,而非单纯的故意伤害罪或数罪。
至于侵害多人身体且频率较高的行为,究竟应该以单独的一罪定罪量刑呢?还是认定为同种数罪后予以并罚?若是在认定为同种数罪的前提下还要不要实行并罚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若某人在短时间内连续伤害了多个受害者,如何确定这种情况下是视为连续犯罪以一罪论处,还是应该被认定为同种数罪呢?此外,若已将连续伤害多人的行为确认为同种数罪,是否需要并罚以及如何实行并罚又成了新的难题。
在量刑方面,对于判决宣告之前一人同时触犯同种数罪的情形,原则上应将之视作一罪加以论处。
然而,如若以一罪论处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便应考虑实行数罪并罚。
尽管故意伤害罪会因不同的损害程度而出现三档法定刑的差异,但在实际审判中,我们并不可能将同种数罪作为法定刑升级的依据。
因此,若将众多伤害事件当作一罪看待,那么在追求罪刑均衡的道路上必将困难重重。
举例来说,即使某个行为人曾三度导致三人轻微受伤,并且情节恶劣,我们也无法按照"致使他人重伤"的法定刑对此类案件做出相应裁决;
若是坚持以一罪论处或者虽认可是一种数罪,却不并罚,那么我们只能量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
同样,即使该行为人曾三度重伤三人,并且情节极其严重,若依然坚持一罪论处或者不实施并罚,那么我们也无法按照“致人死亡或以极端残酷的方式致使他人重伤,进而导致严重残疾”的法定刑对此类案件做出适当的裁决。
只有真正实行数罪并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准寻罪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
以上分析恰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如何对待故意伤害罪中的连续犯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故意伤害罪最轻的处罚标准是多少
故意伤害罪中最低程度的刑事责任追究,通常是针对对受害者造成轻伤等级伤害的情况进行考量。依据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条款规定,实施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严厉惩罚。然而,若犯罪情节相对轻微,例如具备自首、立功、获得受害者谅解等减轻情节,或是初次犯罪、偶然犯罪,同时积极赔偿受害者所遭受的经济损失,那么在司法审判过程中,法院有可能会给予被告人较为轻缓的刑罚判决,甚至有可能适用缓刑制度。然而,具体的量刑裁决需要全面考虑到犯罪的起因、手段、所带来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过态度等多方面因素。总而言之,我国法律对于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处理每一个事例时,都会充分权衡各种情节因素,以确保司法公正和公平。
故意伤害罪要素包括:主观故意心态,明知行为将损害被害人;客观上有直接或间接伤害行为,包括积极作为和消极不作为,且伤害需达法定轻伤以上;主体为达刑事责任年龄、有辨别力和控制力的自然人;客体为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