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罪不追究的情形
在我国刑法典中,关于故意伤害罪存在着一系列的特殊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对施暴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来说,如果故意伤害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较为轻微,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较小,那么司法机关有可能会做出不将其认定为犯罪的决定。
此外,若故意伤害行为发生在正当防卫的范畴之内,并且防卫人并未逾越必要的限度,这种情况下,也无法构成犯罪,因此也就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再者,如果犯罪行为已经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那么司法机关也将不再对此进行追究。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会因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在情节轻微、社会危害小、正当防卫未过当等情况下,施暴者可能免予刑责。同时,若犯罪已过追诉时效,也不再追究,但时效长短依法定最高刑而定。这些特殊情况体现了刑法的宽严相济原则。
二、故意伤害罪轻微伤怎么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律定义,同时,也需要满足必须是使得他人的身体遭受到了轻伤及以上级别的损伤,才能够成为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有故意伤害人体的这种行为,但是只使得受害者受到了轻微伤,那么这样的行为并不足以构成刑事犯罪,换句话说,故意伤害轻微伤确实不能够判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行为将不受任何惩罚。
对于轻轻地伤害了他人的身体所带来的后果,我们只能承担起行政责任(即治安处罚)以及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通常情况下,对这种轻微伤的案件,公安机关会先尝试进行调节处理;
在双方都同意进行调节并达成协议之后,就不用再进行处罚。
然而,倘若无法达成调解,公安机关则有权实行罚款或者采取行政拘留的方式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三、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罪判几年以上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相关条款,对于蓄意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并导致受害者死亡或使用极端残忍手法致使他人重伤伴随严重残疾的行为,将参照法律判决处于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终身监禁乃至死刑。在量刑环节中,法院需要全面评估罪犯的犯罪动机、实施手段以及对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性等多方面因素。倘若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提供重要线索协助破案、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并获得其谅解等表现良好的情节,那么法院在裁决刑罚时或许会予以适当减轻。反之,若罪犯的行径极其残暴、对社会产生了恶劣影响,那么他们很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总而言之,最终的刑期应由法院依据事例的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公正的判断和决定。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在情节轻微、社会危害小、正当防卫未过当等情况下,施暴者可能免予刑责。同时,若犯罪已过追诉时效,也不再追究,但时效长短依法定最高刑而定。这些特殊情况体现了刑法的宽严相济原则。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