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醉酒驾车被判处有期徒刑之后,其是否能够得到减刑,以及减刑程度的大小,均取决于罪犯在狱中的表现和行为举止。倘若罪犯能够积极遵守各项监规纪律,并虚心接受教化改造,展现出真正的悔过之意,或者在改造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立功表现,那么他们便有可能获得减刑的机会。通常情况下,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低于原判决刑期的二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在我国,对于醉驾行为人,需要接受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双重惩戒。
一方面,醉酒驾驶已被视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之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已足以构成危险驾驶罪。
另一方面,醉酒驾驶者还需承担较为严格的行政处罚责任。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若醉酒驾驶情节轻微的,将受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直至清醒状态,同时吊销驾驶证资格;
其次,如该名驾驶员醉酒驾驶涉及的是运营机动车辆的,其应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直至恢复正常意识,吊销驾驶证资格,且在未来的十年之内甚至终身不得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最后,如果醉酒驾驶导致了重大交通事故,或者构成了犯罪行为,则不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会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都不能再考取新证。
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及道路秩序,同时也警示广大驾驶员,切勿贪图一时痛快而罔顾法律法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第一次醉驾怎么判缓刑
依照现行的法律规范,对于情节轻微且有悔过之意的醉驾行为,司法机关可以依法判定为危险驾驶罪并施以缓刑。然而,最终能否实现缓刑裁决,还需要结合事例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衡量和判断,例如犯罪分子是初犯还是累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对自己犯罪事实的认识以及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的诚恳度等等,都将在分析和衡量的范畴之中。
首次醉驾获刑,减刑机遇及幅度紧扣狱中表现。罪犯必须严格遵守监规,积极投入改造,展现深切悔意或显著立功,方可申请减刑。成功减刑后,实际服刑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确保刑罚的严肃性与改造的有效性。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