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盗窃罪量刑的具体细则需依据其犯罪行为所涉及的情节之轻重来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若犯罪人在实施盗窃过程中盗取的财物价值较高或存在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恶劣行为的,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将面临着罚金的处罚;若犯罪人盗窃的财物价值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需要承担罚金的处罚;而对于那些盗窃财物价值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则应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的严厉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怎么判定主犯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所谓主犯乃指那些“积极发起、倡导并指导犯罪团伙从事各种非法犯罪行为或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发挥最为显著作用的”犯罪分子。同时,根据刑法第九十七条的相关诠释:“本法中所提及的首要分子,意为在犯罪团伙或聚集众多罪犯共同实施犯罪时起到组织、策划和指挥核心作用的罪犯。”据此,我们可以将主犯划分为三种类型:1.在犯罪集团内部,担任组织者与领导者角色并扮演主导作用的首要分子;2.在大规模群体性犯罪中,承担组织、策划及指挥重要任务的首要分子;3.无论是在犯罪集团当中还是在普通共同犯罪案件中,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作用或者罪行重大的犯罪分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盗窃罪这种犯罪类型中,一般很少发生群体性犯罪事务,因此,盗窃罪的主犯通常只包含两种情况,具体来说就是:1.在盗窃犯罪团伙中发挥组织者和领导者作用的首要分子;2.在盗窃集团或者普通共同盗窃案件中发挥关键影响或罪孽深重的犯罪分子。接下来,我们将重点针对这两种主犯的认定展开深入讨论。《刑法》第26条第3款和第4款对主犯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主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两种情形: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2、对其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三、盗窃罪多少金额算刑事犯罪行为
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对于盗窃公私财物且涉案价值达人民币一千元到三千元及以上者,一般情况下会被司法机关定为盗窃罪,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差异性,各省市自治区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数额标准。例如,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能需要达到三千元以上才能构成盗窃罪;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则有可能将涉案金额降低至一千元以上即视为构成犯罪。另外,盗窃行为的次数、方式、侵害对象等情节因素同样会对事例的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多次实施盗窃、以非法侵入住宅为目的进行盗窃、携带凶器进行盗窃或者扒窃的行为,无论涉案金额大小如何,均应被判定为盗窃罪。
盗窃罪量刑依情节轻重而定:高值财物、多次、入户、携凶器或扒窃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加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可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