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税漏税是什么罪
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对于偷税漏税行为,最为相关的罪名乃是逃税罪。逃税罪是指税务人员采用欺诈和隐瞒等手段,虚构或不报实际应缴税额,以此来逃避缴纳应缴税款,且其数额较大,占据总应缴税额之百分之十以上的犯罪行为。若税务部门依照法律程序下达了追缴通知,并要求纳税人及时补缴应纳税款以及滞纳金,同时已经接受了行政处罚,那么便可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然而,如果该纳税人在过去五年之内因为逃避缴纳税款而受到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部门给予两次及以上的行政处罚,则将被排除在此种情况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偷税漏税是指什么
所谓逃税和避税行为,系指纳税人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从账簿中销毁会计记录,或在账簿上虚增支出或不列示、少列收入,以及在税务机关发出申报通知后怠于履行申报义务,或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方式,达到非法不缴纳或少缴纳应纳税款目的的严重违法行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三、偷税漏税是哪个单位管辖
在大多数情形下,对于非法逃税与漏税这一严重违法行为的调查和起诉工作,通常由国家税务机关全权负责。
国家税务机关拥有绝对权力,可以随时监督并检查每个纳税人的缴税情况,并且对可能出现的违规现象以及逃税漏税行为进行严肃整治。
在国内,税务部门通常会采取税务稽查等手段来全面、深入地寻找并打击各种偷税漏税的不法行为。
如果相关事例涉及到刑事犯罪行为,那么国家税务部门将会依法将其移交至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和追究行动。
在此要特别提醒大家,税务机关在揭示和处理财务问题时,必定会依据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严谨细致且认真地审查每个纳税人的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资料,以便准确无误地确认是否存在逃税漏税行为及其具体金额。
因此,每位纳税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真实、准确地进行纳税申报,否则将有可能面临补交税款、接受罚款处罚乃至承担刑事责任等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中国法律严惩偷税漏税,主要罪名为逃税罪,指通过欺诈隐瞒逃避大额税款(超应缴税额10%)。若及时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受行政处罚,可免刑责。但五年内再犯或受两次以上税务行政处罚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