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理取保候审先从哪里开始
拟申请取保候审前,应先向相关执法机关提交申请,通常情况下是指向所属公安机构、人民检察院或是人民法院进行申请备案,在递交申请中,需详细阐述申请取保候审之原因,例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因身患严重疾病,导致日常生活无法自我照料;
又如犯罪嫌疑人为孕妇,正处于育婴期,亦或者是哺乳期内的女性,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并不会产生社会危害性的情形等等。
与此同时,申请人有可能还需提供担保人或缴纳相应的保证金作为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办理取保候审好还是办理缓刑好
取保候审乃是一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强制性措施,而缓刑则是在刑事案件判决之后所采取的刑罚处分方式。
这两种方式虽有相似之处,实则本质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取保候审的含义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在内的司法机关对于尚未被逮捕或者需要改变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为了防范他们规避调查、起诉以至审判环节,会要求他们提供担保人或是缴纳保证金,同时附带保证书,因此使得其无法关押或者暂时解除关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至于缓刑,它是由法院在刑事审理过程中,依据已判决刑罚之罪犯的犯罪行为开展分析,并结合其是否真诚懊悔的情况,制定考验期限,在该期限内暂缓刑罚之执行。
如果在考验期间内符合特定条件,原来的判决刑罚将不会立即生效并加以实施。
缓刑与取保候审的关键差别如下:
首先,从程序上看,取保候审尚处于等待法律判决阶段,当事人还有可能逃脱刑事责任(即服刑);
但缓刑已历经法定程序之审判,且已有依法律规定之刑期。
其次,在执行机构方面,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负责落实,而缓刑则由法院进行宣判,而后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具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办理取保候审怎么办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刑法范畴下的强制性措施,其实现过程较为复杂细致,概括说来:首先,当事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抑或辩护律师,拥有向执法部门提请取保候审审理请求的权利;其次,当事人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提交有关取保候审的申请,同时需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为了确保保证金制度符合逻辑,要求保证人具备特定的条件参数,例如具有稳定的居住场所及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以及保证有能力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职责等。至于保证金的数目,则由负责该项案子的执法机构依照具体事件情形进行认定与决策。经过认真的审理判断之后,执法机构将在一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对取保候审请求予以回复,若审理结果为许可,还将会向被提起取保候审申请的当事人提供相关规则以及须遵守的规定,如未经执行机构的允许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城市、市区等等。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是否能够成功取保候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社会风险性的诸多要素。
拟申请取保候审前,应先向相关执法机关提交申请,通常情况下是指向所属公安机构、人民检察院或是人民法院进行申请备案,在递交申请中,需详细阐述申请取保候审之原因,例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因身患严重疾病,导致日常生活无法自我照料;又如犯罪嫌疑人为孕妇,正处于育婴期,亦或者是哺乳期内的女性,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并不会产生社会危害性的情形等等。与此同时,申请人有可能还需提供担保人或缴纳相应的保证金作为保证。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