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著作权罪属于哪一类
此类犯罪形式主要是指违反了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在未得到知识产权所有者准许的情况下擅自利用他们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从而破坏了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以及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在判断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时,往往需要考虑到的是未经授权地复制、发行或传播他人的作品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二、侵犯著作权应承担哪些责任
首先,从法律角度分析,侵犯著作权所涉及到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3)刑事责任。接下来,针对具体侵权行为,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包含且不限于诸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公开向被侵权方赔礼道歉,并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等多种方式的民事负责。具体而言:未经著作权持有人许可就擅自发表其作品;无视合作作者权益,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把与他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当成自己独立创作并公开发布;为追求个人名声,无事实依据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对他人作品恶意扭曲、修改;非法抄袭他人作品;虽未经著作权所有者允许,但通过展出、录制视听作品、改变、翻译或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应支付稿费却未支付即使用他人作品;以及任何其他侵犯版权和相关知识产权的行为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当侵权行为直接损害了公众利益时,主管著作权的机构会责令停止侵权活动,给予严厉警告,没收违法所得,销毁存在可能产生传播风险的侵权复制品及其主要生产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工具及设备。如果违法活动的收入达到或超过五万元人民币,那么该机构有权决定是否处以违法经营数额至少一倍至最高五倍的罚款;若违法经营所得数额无法确定,或者小于或等于五万元人民币,罚款金额将限制在二十五万元人民币以内。如果涉及刑事犯罪,必须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由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
三、侵犯著作权的四个要件都有什么
侵犯著作权必须符合以下四大构成要件:首先,是存在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擅自采取受著作权人专属权保护的一系列商业活动,比如复制、发行、表演等等。其次,要求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明确的过错,这种过错既可以表现为故意,也可以表现为过失。所谓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别人的著作权,却依然我行我素;若是过失,往往包含两种情况,要么是因为疏忽而未能预见到可能的侵权问题,要么是已经预见到可能的侵权风险,却过于自信能够避免。再者,必须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这种损害不仅限于经济上的损失,还包括对著作权人声誉的损害等等。最后,要求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必须是侵权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结果的产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来的是,在复杂多变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以上四个构成要件的审查认定,必须结合具体事例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评估。
侵犯著作权犯罪属知识产权侵权范畴,违反保护法规,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利用其知识产权,扰乱管理秩序,侵害合法权益。构成此罪常涉擅自复制、发行、传播他人作品等行为,是判断关键。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