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定义
所谓假冒伪劣工业制品,即是指那些无法达到相关行业公认质量标准,以欺骗性手段混淆视听、将次品充当优质产品,亦或用未经检测证实的不合格产品冒充为通过各项指标检验的合格产品的商品。
在法律的视角下,对于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与界定,往往需要综合审视其品质特性、标识标示、性能功效等多个方面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权益、违反了相关质量要求和法律法规的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假冒伪劣工业制品,系指未达行业标准,以欺诈手段混淆次优,或未经验证即冒充合格之商品。法律界定此类产品,需综合考量品质、标识、性能等,是否欺骗消费者、违反质量法规。
二、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处罚
生产以及销售伪劣商品之罪责,乃是指生产商和销售商家在其制造或销售的产品中人为地掺入不实物质、以非纯良产品替换优质产品、以次等级商品冒充优等品乃至通过制造假冒商品来替代合格品,如此等行为所涉及到的销售金额达到人民币(下同)50,000元额度以上。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明确规定,对于此类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司法量刑标准如下:
1.对于在产品制造或销售环节中存在着掺杂、掺假的情况,以次级物品代替优质产品,以低质产品冒充高档产品,或通过生产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来替代合格商品的这类违法行为,且其销售金额在人民币50,000元以上但未曾达到人民币200,000元的情况,将依法判处相关责任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将处以人民币销售金额的50%以上、但是最高不超过两倍的罚金;
2.若相关责任人的销售金额已经超出了人民币200,000元而尚未达到人民币500,000元的限度,则将被追究二年以上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律责任,同时还将处以销售金额的50%以上、但是最高不超过两倍的罚金;
3.对于相关责任人的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人民币500,000元并进一步扩展至人民币2,000,000元区间的情况,应相应地被追究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律责任,同时还需承担销售金额的50%以上、但是最高不超过两倍的罚金;
4.而对于销售金额已然超出人民币2,000,000元的严重违法行为,将被追究长达十五年以上直至无期徒刑的法律责任,同时还需要缴纳销售金额的50%以上、但是最高不超过两倍的罚金或依法没收非法所得财产。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判
关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定罪量刑问题,主要是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性来进行判断。具体而言,若销售金额在人民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同时还需缴纳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若销售金额在人民币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之间,则将被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而当销售金额达到人民币五十万元至二百万元时,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且仍需缴纳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至于销售金额超过人民币二百万元者,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另外,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我们会对该单位施以罚款的处罚,同时也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上述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假冒伪劣工业制品,系指未达行业标准,以欺诈手段混淆次优,或未经验证即冒充合格之商品。法律界定此类产品,需综合考量品质、标识、性能等,是否欺骗消费者、违反质量法规。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