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符合减刑条件者,皆可依法获得减刑待遇。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之规定,如有成功地拦截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展现出重大的技术创新贡献或在重大事件中展现出优秀领导才能等行为表现者,均可依法获得减刑待遇。
关于犯罪分子的减刑事宜,执行机关需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交减刑申请。
人民法院应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若确认其确实存在悔过自新或立功表现,则可裁定予以减刑。
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减刑。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
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刑期需达到十三年以上。
若他们能够认真遵守监狱法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且确有悔改表现,并无再次犯罪之风险,便可获得假释资格。
若有特殊情况,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二、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权利有什么?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被害者所享有的、显而易见的明示权利包括:
首先,他们可以对涉嫌构成犯罪或其他违法行为进行指控;
其次,他们可以依法申请参与诉讼活动的检察官、侦探以及法官的回避;
第三,他们在诉讼过程中有权利参加辩护律师的辩护工作,提供证据和质证;
第四,在必要时,他们还可以委托专业法律代表(即诉讼代理人)代为处理诉讼事务;
第五,如果他们发现当地公安局没有按照规定依法对应该立案侦查的特定案件启动调查程序,他们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由后者督促公安局启动调查程序;
第六,在有足够证据表明被告已经触犯刑法,其行为对他们的人身和财产权益造成了侵害,而且警方、检方或者法院都没有追究其责,那么他们就有权利通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若在此期间被害人不幸离世,其极近亲属将同样享有此项权利。
此外,他们还可以针对被告对于他们造成的民事侵权行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后,如果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做出的首审判决或裁决存在不满的情况,被害人及其经过法定认可的代理人均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并要求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三、刑事案件被害人谅解书起多大作用
《刑事案件被害人谅解书》在此类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被害者或其家庭成员对犯罪嫌疑人所表达的谅解意愿的正式文本,这一文书在司法领域备受重视。在实际操作环节,法官在做出裁决时往往将《刑事案件被害人谅解书》纳入到一个关键的量刑标准之中。他们会根据这份谅解书所反映出的被害人态度,对被告进行适当的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然而,我们必须明确,谅解书并非能够单独决定整个案件的最终走向。在量刑阶段,法官还需要全面权衡其他诸多因素,例如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情节的恶劣程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等等。
符合减刑条件者可依法减刑,如成功阻止犯罪、重大技术创新或优秀领导等。减刑需向中级以上法院申请,经合议庭审理确认后方可裁定。无期徒刑减刑后从裁定日起算,有期徒刑需执行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需执行十三年以上。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良好且无再犯风险者可获假释。特殊情况可经最高法院核准不受刑期限制。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