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弃继承权协议书是否可以反悔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若遗嘱人在做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之后,在财产处置这一过程尚未完成之前再次表达出相反意愿的话,其依然有机会撤销先前的声明并恢复对财产的继承资格。
然而,当遗产处置程序正式启动以后,选择放弃继承的继承人将无法再重新获得继承权。然而,假如在作出放弃继承后,在财产分配环节之前表达了更改主意的意愿并且得到了其他继承人或被继承人的书面认可,那么他/她仍有可能反悔,从而得以继续参与遗产的分割和支配。然而,如若放弃继承的权利已经经过了司法认定并形成法律效力,那么即使事后反悔,也需要通过人民法院来具体分析原因并进行裁决来确认其能否重新获得财产继承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放弃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
放弃继承权是指在继承展开之后,继承者享有的在分配遗产之前,表达撤销自身继承资格以及应得份额的意愿的权利。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继承自始伊始时,如若继承人欲放弃继承,应当在处置财产前,用书面方式宣布放弃继承的决定。
如果在期限内未作出任何表述,那么应该默认为同意接受继承。
至于受赠人,他们需要在得知接受遗赠的信息以后的60天之内,以书面形式表达是否接受或是放弃这一份接受。
换句话说,如果受赠人超过这个时间还没有表现出何种态度,那么默认就是拒绝接受这份遗赠。
我们将依据下述四点来详细介绍这一过程。
首先,放弃继承的行为只能发生在继承开始之后,而资产分配之前。
由于法条的明确要求,我们能够看到,弃权继承需遵循以下几点规则:
遗赠者需要在获悉受遗赠以后的60日之内,正式表达对遗赠的接受与否;
否则,将视作放弃受遗赠。
其次,弃权继承是单方面的法律行为,原则上需由当事人自行完成,而非委派他人代行。
然而,存在例外情况,如继承者具有行为能力缺陷,可能需要他人的帮助。
因此,我们应当妥善处理这种情况下的问题:
第一,当继承人继承的对象仅包含积极财富时,继承行为实际上属于纯粹受益的法律行为,类似于赠与协议中的未成年人士益处回归的情形。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当参考这一规定,避免法定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放弃继承,从而确保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第二,当综合考虑所有继承物的利弊时,如果继承而来的消极财产大于积极财产,导致收取遗产反而得不偿失,此时应允许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这位继承人做出是否放弃继承的决策。
第三,弃权继承应当是毫无条件且不可撤销的。
最后,弃权继承不能是部分弃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三、放弃继承权补偿20万怎么判
关于放弃继承权所引发的补偿问题的裁定,首先需要明确的便是该补偿协议是否已经建立在双方协商一致、真诚,并且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效用之上。倘若此份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则接下来判断补偿金额是否得当时,需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被继承人遗留财产的规模和实际价值,以及继承人选择放弃继承权后对其余继承人利益的潜在冲击等等。此外,还需要深入审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经济实力,以期寻找到协议无效或者可以撤销的某些可能存在的原因,例如施加不当压力或进行欺诈行为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补偿协议的确是在公正、自愿、合法的基础之上促成的,并且亦无以上违法或可以撤销的情况发生,那么通常会倾向于依据此前的协议约定给予相应的补偿金。然而,如果发现存在违规现象或者明显的不公现象,法院有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补偿金额进行适当调整,甚至可能宣布协议无效。
放弃继承权协议在财产处置未完成前可撤销,恢复继承资格。遗产处置启动后,放弃者无法反悔。但如在分配前反悔并得到认可,仍可参与遗产分配。经司法认定后放弃的继承权,反悔需经法院裁决是否恢复。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