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责任如何认定
对于因故意或过失造成拒绝履行判决或裁定罪行的被告人,应给予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不同程度的惩罚;若情节极为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
然而,拒绝执行判决、裁定罪行的客观表现在于有执行能力却故意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拒不履行判决罪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即针对已由人民法院所做出并已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及裁定,有执行能力的实施者却故意不予执行,且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
2、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为人民法院的日常运作机制。
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司法审判权力的唯一机构,人民法院通过对各类案件制定的判决及裁定来体现其司法审判权力的实际运用。
一旦判决及裁定生效之后,它们便拥有了法律上的强制性力量,使得相关的当事人和承担执行责任的各级部门,都必须严格遵守并且予以执行。
即便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异议,也应遵循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诉,而不能以任何方式拒绝执行。
因此,维护这份已经生效的判决及裁定的公正权威,便是捍卫法律与法制的尊严,同时也是确保司法机关的正常运行。
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必须带有拒绝的意图。
所谓“拒绝”,是指对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生效裁判所判定的义务,采取各种手段表示出拒绝履行的意愿。《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拒不履行判决裁决罪怎么判
犯有抗拒履行裁判与裁定之罪者,若情节恶劣程度严重,便将面临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的指控;而如果其情节极端恶劣,那么将被判处三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时还将被课以罚款。至于何谓“情节恶劣程度严重”,这通常涵盖了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藏匿、转移以及蓄意破坏财产,或者对财产进行无偿接受或转让,以明显不合理的低廉价格进行转让,从而导致裁判和裁定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其次是保证人或者被执行人在明知的情况下,仍然藏匿、转移、故意破坏或者转让已经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使得裁判和裁定无法得到执行;最后是协助执行义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协助执行通知书之后,却拒绝履行协助执行的责任,从而导致裁判和裁定无法得到执行。要判断是否构成此罪以及具体的量刑标准,需要全面考虑到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所造成的后果、以及其履行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责任认定主要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并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来量刑。一般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键在于行为人具备执行能力却故意拒不执行法院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并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