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交通肇事罪被吊销驾照的期限
在我国,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驾驶员来说,其驾驶证的吊销期限主要分为两种,即为长期和终身。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首先,如果驾驶员在饮酒或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并引发了严重的交通事故以至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其实施驾驶证吊销的处罚措施,且此类驾驶员将永远无法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其次,若驾驶员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且于此过程中存在交通肇事逃逸的恶劣情节,同样也会遭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驾驶证吊销处罚,且被吊销后的驾驶证将永久不可重新获取。
最后,如果驾驶员因为除了饮酒或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之外的其他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而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而引发交通肇事罪,则其驾驶证将会被吊销十年。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驾驶证被吊销,便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进行恢复,驾驶员必须等待吊销期结束之后才能重新提出申请。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交通肇事罪怎么适用缓刑
若被告人主动承担对受害者及其家属必要的经济补偿责任,成功获得其谅解,可考虑给予缓刑处理。
2.对于犯罪后果严重程度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范畴内,且积极向受害者及家属提供经济赔偿的被告人,即便未能得到他们的谅解,仍有可能享受缓刑待遇。
3.对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故意破坏、编造现场,销毁证据,甚至隐藏事故真相,将责任推诿给他人等行为的被告人,通常情况下不宜适用缓刑;
尤其是那些因逃逸行为导致受害者死亡的案件,尽管具备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原则上也不会予以缓刑。
但如果被告人能积极赔偿受害者及其家属所受经济损失,成功获得他们的谅解,则可酌情从轻处置。《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交通肇事罪一直没有赔偿怎么办
涉及到交通肇事罪事例尚未获取赔偿之情况,可参考以下法律途径进行妥善处理。首要步骤,受害人及其直系亲属需迅速向司法机关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起诉,并要求涉案责任人切实承担起民事损害赔偿之职责。在法庭依据事例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规制度作出裁决之后,涉及责任人将依此支付相应数额的赔款。若在上述裁判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责任人仍然拒绝支付赔偿金,则受害方有权请求法院对其进行强制执行。届时,法院将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责任人财产等多种手段,确保赔偿金之顺利实现。在此过程中,受害方务必注重搜集与保存相关证据,例如医疗费用收据、伤残鉴定报告等等,以便在诉讼过程中能够充分证实自身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倘若责任人确实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便得等到未来条件具备时,再行进行赔偿执行。然而,无论何种状况,我们都应该通过合法途径展现出积极态度来全力维护自身权益。
因交通肇事罪被吊销驾照的期限分为长期和终身。饮酒或醉酒驾驶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的,将永久吊销驾照,不得重新获取。交通肇事逃逸的,同样永久吊销。其他违反交通法规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吊销十年。吊销后无法恢复,需等期限结束重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