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犯罪嫌疑人,法律给予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的优待。在量刑方面,自首情节可对应如下的从宽范围:
(1)该情节可使基准刑降低至40%以下;
(2)若犯罪行为较为轻微,则可将基准刑降至超过40%甚至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主动投案自首怎么处理
犯罪人自动投案并向执法机构申请自首时,依法律规定可享受从宽或减轻刑事处罚的待遇,甚至在部分情况下,罪行轻微者还可能获得免于刑事处罚的机会。
具体地说,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1.犯罪人自愿到公安机关自首,不论其罪行轻重如何,皆可适当予以从轻处罚。
然而,对那些罪行极其严重、品性恶劣的罕见个案,即便自首之人,也可以不对其从轻处罚。
2.犯罪行为发生之后,被告人自动投案并向警方报案,若其所犯之罪相对较轻,不仅可享受轻罚,亦可考虑减轻乃至免除其刑事责任;
被告人的罪责轻重,需要依据其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其造成的实际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而关于犯罪较轻的认定,必须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做进一步判断。
一般来说,先要考虑罪行的轻微程度,然后再审查自首情节,包括自首的时间、动机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分析与判断,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合理作出适度的处置。
3.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之后,及时向司法机构自首,如果此前被判有罪,现在主动自首,那么根据最新的刑法修正案,这类情况一般会给予从轻的惩罚;
如果同时还有立功表现的话,就更大可能得到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待遇。
这里,立功主要指被告人主动揭露其他犯罪行为、为警方提供重要情报线索以便侦破大案要案、协助执法人员抓捕其他犯罪份子等行为。
当然,如果被告人揭露其他犯罪分子的普通罪行或犯罪情报线索数量较多,并且经过查证确定无误的话,也可以被视为有立功表现。
当被告人已经被法院定罪,之后却又揭露出司法机关尚未发现的重大罪行时,由于此类行为对国家严惩犯罪、侦破案件、深挖犯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法律政策上应将此行为视同为立功行为来对待。《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主动投案自首的医生怎么判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条款,当某人犯下罪行之后能够自动向警方自首并供述自己所犯之罪的行为,便被称为自首。而对于这些自我检举揭发的罪犯,法律通常给予他们适当的宽大处理。比如,如果罪责轻微,那么他们有可能完全获得豁免惩罚。具体地,对于那些勇于承认错误和主动投案自首的医生应该如何进行审判呢?这必须要参考他们犯罪行为的两方面——犯罪事实和情节,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对该事件的反应程度以及自首者的具体表现等多重因素,然后由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做出公正的裁决。一般而言,那些有自首情节的罪犯在量刑时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我们也需要明白,自首并不代表一定能获得豁免惩罚,最终的判决结果还需要根据每一个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对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犯罪嫌疑人,法律给予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的优待。在量刑方面,自首情节可对应如下的从宽范围:
(1)该情节可使基准刑降低至40%以下;
(2)若犯罪行为较为轻微,则可将基准刑降至超过40%甚至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