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辆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车辆肇责逃逸应当如何处置
关于交通肇事车辆逃避责任的惩罚标准表现如下:
首先,逃逸者将会对交通事故负起全责,若有证据表明其他涉案人员存在过失行为,逃逸者可适度减轻其应承担的责任;
其次,若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尚未达到犯罪程度,则会被处以200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同时还可能面临15天以内的行政拘留;
最后,若该行为已构成犯罪,则可能按照交通肇事罪进行刑事处罚。
在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明知已经发生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当事人却选择驾车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第二种是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认为自身对于事故并无责任,从而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第三种是交通事故当事人存在酒后驾驶以及无证驾驶等嫌疑,在报警之后未能履行现场等待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第四种是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但是并未报警并且无故离开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二、车辆肇事逃逸处罚如何
在引发了交通事故之后,如负有全责而选择逃离事发现场,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然而,若能提供确凿的证据以表明对方当事人同样存在过失时,法律上则允许对其责任进行适当的减轻。
关于肇事逃逸事件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
1)在交通事故中逃跑并承担全责,但有证据表明对方也有过失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减轻责任。
此时,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事故责任人应当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至少二百元至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以及至多十五天的拘留。
2)如果在交通事故中实施了逃逸并且具有犯罪性质的话,那么这位事故责任人恐怕就需要叹息终生无法再次获得驾驶汽车的资格了。
具体来说,若在上述事件中导致的结果超出民事责任范围,即构成交通肇事罪,事故责任人应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致人死亡则更严重,需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则直接解释为撞车事故发生后,机动车驾驶员在没有任何遗漏地尽可能逃离事故现场,使得涉及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变得无法确定,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要逃避责任。
以下列举并简要分析八种典型的被认定为肇事逃逸的情况:
1)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却仍驾车或是弃车逃离现场;
2)自认为没有责任而主动驾车离去的当事人;
3)具有酒后驾车或者无证驾驶等嫌疑,报案后仍然未按照要求待在现场继续等候处理,弃车后又回到现场的当事人;
4)即使已经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治疗,却在没有报告情况且未告知原因的情况下便离开医院的当事人;
5)虽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但出院时留下虚假身份信息、遗留错误地址及电话号码后悄然离院的当事人;
6)在接受调查过程中故意躲避不出现的当事人;
7)否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充分证据表明他们应该了解此事的当事人;
8)尽管已与其协商,但仍然未能达成一致,或者尽管已协商好但支付的赔偿金额仍然显露出不足,导致交通事故当事人失去了自己的真切信息,并且有证据显示他们威胁要离开现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三、车辆肇事逃逸扣分吗
车辆肇事后逃离现场属严重的违规行为,必将受到扣分之罚。
介于我国现行相关法规所规定,如若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产生之后试图逃逸,但尚未达到构成犯罪的界限,此时,便需承受一次性记12分的严厉惩罚。
闯下如此恶劣行径的肇事者,除需面对扣分这一项处罚外,更有可能担负起巨额的民事赔偿责任。
倘若该违法行为促使当事人导致他人重伤乃至死亡,或者使公共或私人财产遭受到重大损失,那么将会构成更为严重的交通肇事罪名,需要为此而承当刑事责任。
在此类事例的办理过程中,警方会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深入调查与取证工作,以此确认肇事者的真实身份及其应当负担的法律责任。
一旦被判定为肇事逃逸,那么其所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极为沉重的。
因此,所有车主都应该认识到,一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务必及时刹车停稳,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尽力救助受伤人员,同时拨打警报电话,依法履行起自己相应的责任。
遇到车辆肇责逃逸,应立即报警并提供逃逸车辆信息。逃逸者需承担事故全责,并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甚至刑事处罚。逃逸行为包括明知事故而逃离现场、自认为无责任离开、酒后或无证驾驶后逃离及送伤者去医院后无故离开等情形。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