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警罪在何种情形下可以撤诉
首先,刑事案件的第一步往往是从受害者或者其他权利受损方主动报告开始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报案”环节。当这个事件被揭露后,紧接着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公安初查。在接收到报案信息后,公安机关将会依法依规正式参与进来,并开展初期调查。这样做是为了掌握案件的核心事实,判断它是否构成了基本的犯罪行为,以此作为是否应启动后续立案程序的依据。
然后,当公安机关确定案件符合立案标准时,案件就会进入到第三个阶段——立案,这意味着案件已经正式进入了侦查阶段。在这个时候,受害者以及律师都需要积极地与警方合作,根据初查的结果,与公安机关内部的多个部门如侦查、法制等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以更好地协助警方进行深入的侦查工作,同时努力使案件被正式认定为刑事案件。接下来,我们将看到第四个阶段——侦查结束,公安机关提交《起诉意见书》,案件随之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在侦查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案件将进入到由检察院主导的审查起诉环节。公安局在完成侦查任务后,会对所有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进行全面的收集、固定和整理,最后将这些案件资料移交至检察院进行审查,检察院会根据这些材料做出是否应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决定。最后,我们将迎来审判阶段。在检察院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对检察机关提出的公诉事项进行审理,如果起诉书中包含明确的犯罪事实指控,法院就会决定进行庭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
二、袭警罪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自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正式设立了“袭警罪”这一新型犯罪类别。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期间的人民警察进行暴力袭击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若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方式,严重威胁到其人身安全者,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袭警罪什么处罚
袭警罪,乃是指针对在依照法定职权履行职责之时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攻击之行为。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文规定,凡对袭警罪行负有刑事责任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若袭击行动中涉及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驾驶员机动车冲撞等极端手段,并严重威胁到人身安全者,则将面临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值得我们每位民众关注的是,对于构成袭警罪的认定应全面评估行为人的主观恶意、行为方式及所带来的危害性影响等诸多方面。若行为人持续实施的暴力行为虽显突出,实际造成的危害却相对较小,此类情形可不视为犯罪,但是,可能会遭受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的制裁。综上所述,法律采取对袭警行为持绝对零容忍态势,目的在于确保警察能够依法行使其职权,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袭警罪在符合以下情形可以撤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等。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可以决定不起诉;在审判阶段,法院可以裁定准许检察院撤诉。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