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是哪个部门定罪的
取保候审的量刑决策由何部门负责?
对于被依法予以取保候审的执行机构,其既可以是公安机关、也可以是人民检察院亦或是人民法院这几个主要的执法部门。在这些执法部门之中,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备以下几种情况时,有权享受取保候审的权利:
其次,如果这个人可能因为触犯刑法将面临至少有期徒刑的处罚,但在取保候审期间并不会对社会产生任何现实威胁的话,那么他们同样也可享受取保候审的待遇;
再次,如果此人因为患上严重疾病或者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已经怀胎或正处于哺乳期等特殊原因导致无法被正常拘留的话,同样也有权通过取保候审来获得自由;
最后,若羁押期限届满且案件未得到妥善处理,此时也需要采取取保候审以保证流程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取保候审这项权益均由公安机关行使并进行具体操作。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后可开无犯罪证明吗
在进行取保候审期间,个人是有权申请并获得无犯罪纪录证明(简称“无前科证明”)的。这是由于案件尚未进入到法院判决阶段,无法直接对其定罪量刑。然而,对于需要这份无犯罪纪录证明的用途以及其证明内容中是否明确注明当事人曾受过刑事调查与处理等具体事宜,必须要按照公安部门的相关规定来予以执行和说明。《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后醉驾如何处理流程
在此阶段醉驾,可被视为再度犯案,必须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首先,公安机关将对此类行为展开深入调查,搜集有力的证据,例如血液酒精浓度测试报告、目击者的证词等等。接下来,该刑事事例将会被移交至检察院进行全面的审查与起诉依据。检察官依据所得证据及相关法规,将对是否启动公诉进行严谨的判断。若检察院决定对被告人立案起诉,法官则会依法审理醉酒驾驶事例。在处理刑罚程度方面,法官们不仅要考虑到被告人在此前已获得的保释保证及醉驾行为的详细情况,包括酒精浓度测量值、是否曾发生事故等等,同时也必须综合以上因素来评定刑责标准。倘若这名被告人在保释期间再度触犯法律,其原先获得的保释承诺可能被撤销,并转变为更为严格的拘留措施。总而言之,在保释保证期间醉驾,必将导致更重的法律责任,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惩罚。
取保候审执行机构可为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以下情况可取保候审: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附加刑;可能判有期徒刑但无社会危害;因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无法拘留;羁押期满案件未结需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行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