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机关能受理侵占罪吗
公安机关能否对侵占罪进行立案调查?
对于侵占案件,派出所不会进行插手干预。这是由于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侵占罪被视为自诉案件,直接交由法院负责审理和裁判。一旦判定为侵占犯罪行为,相应的量刑准则如下所示:对当事人实施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惩罚措施;如侵占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恶劣情形时,则将面临二年至五年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的附加刑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公安机关能行使什么行政处罚权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安部门具有如下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力:
1.警告处罚。
这是公安部门用书信或文件的形式,就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向当事人发出批评和警示,明确指出该行为的非法性以及潜在的后果,旨在教育并促使行为者不再重蹈覆辙。
2.罚款处罚。
这是公安部门依据法律条文,要求实施违规行为的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国家缴交一定额度的现金,作为惩罚措施之一。
3.行政拘留处罚。
这是公安部门为了遏制违法行为,依法剥夺不法分子一定时间的自由,同时也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
4.吊销公安机构颁发的许可证处罚。
这种处罚主要应用于对治安管理规定严重违犯的持有公安机构颁发许可证的人员,尤其涉及到诸如旅馆业、典当行、印章刻制业、废旧金属回收业等特殊行业领域。《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三、公安机关能取保候审吗
公安机关在遵循法律法规之规定的前提下,有权决定对涉嫌罪嫌实施取保候审这一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性措施。具体而言,取保候审本质上属于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与自由,并同时限制其行动以进行后续审判的特殊方法。根据公安部门的执法权限,当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甚至独立适用附加刑法之时;预测其可能被判犯有有期徒刑以上的重罪,若实行取保候审则不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或者当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阶段,也不至于对社区构成实质威胁之际,均可考虑采用取保候审的方式。此外,当现有司法程序面临阻滞,犯罪嫌疑人已被正式逮捕但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此时刻亦应及时展开取保候审,以便嫌疑人能够凭借这一机制,继续配合司法程序进展。在此前提下,所有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与要求,例如未经司法机构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城市、县镇,个人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如有变更,需在24小时内大声疾呼执行司法机构,进而实现对犯罪行为的有效控制和监管。
对于侵占案件,派出所不插手干预,因为侵占罪为自诉案件,由法院审理裁判。量刑准则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恶劣情形时,二至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