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警罪是怎么认定
“袭警罪”是一项司法条款,主要针对那些违反法律规定,使用暴力手段或实施威胁行为,阻挠和制止国家机器中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职能的公职人员履行其职责的违法行为,尤其着重强调针对的对象是身着制服的人民警察。在对该类犯罪进行判定之时,我们应当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需明确行为发生时是否存在真实的暴力行为或实质性的威胁;
其次,要对行为的指向有清晰的认识,即是否直接针对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
最后,还需要看行为导致的结果,是否严重干扰了警察正常的执法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袭警罪是怎么判的
针对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所遭受的暴力袭击行为,通常将其认定为“袭警罪”并据此进行定罪量刑。
即便相关事件并未构成严重违法行为,警方也有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
其次,若这类行为严重威胁到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后,对于那些暴力袭击正在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警察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情节轻重,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
如果他们采用了诸如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极端手段,严重危害到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那么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三、袭警罪是怎么设立的判几年
袭警罪,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近增设的一项犯罪类型,其宗旨在于维护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使职权的正当程序与人员安全保障机制。关于此项罪行的量刑幅度,主要依据其情节轻重划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及“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两种情形。若行为人在实施袭警行为时,涉及到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方式,对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者,则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制裁。在判定是否构成袭警罪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实际行动以及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若仅为轻微的冲突或阻挠,尚未达到犯罪标准,则有可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在具体事例审理过程中,法院将依据事例的具体事实情况,依法作出公平公正的审判结论。
“袭警罪”针对暴力或威胁阻挠警察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判定关键:真实暴力或威胁、行为直接针对警察、严重干扰执法。此罪着重保护执行公务的警察,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