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这一程序并不会对被告人最终获得何种量刑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包括是否能够适用缓刑制度在内。实际上,法院会根据案情的复杂程度、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以及他/她对于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和悔过表现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缓刑的适用标准。当法官认为被告人应当受到有期徒刑的处罚时,那么只要同时满足了缓刑的相关规定条件,比如刑期必须在三年以下、被告人并非累犯、有明显的悔罪表现且不会再次对社会造成危害等等,法院就可能会考虑给予被告人缓刑的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在诉讼程序中被宣告无罪,通常表明当事人未曾实施相应行为,故不涉及到犯罪记录及案底。
另一方面,在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下,虽然当事人已经触犯了刑法,但是出于特定法律权威的考量,司法体系无法对其实施吊销权利、展开惩处等行动,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案底”。《刑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取保候审被判实刑后什么时候执行
在依法被判处实刑之后,有关部门会自判决书生效之日开始执行相应刑罚。实刑是相对于缓刑而言的概念,是指需要实际在监狱中度过的刑罚方式,比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当判决书正式生效以后,被告人必须依照判决书所确定的内容,准时抵达特定的监狱或者其他合法的执行场所接受刑罚,服完相关的处罚期。在此特别提醒各位,由于案件状况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同,具体的执行时间与实施程序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如果您对此仍有任何疑问,我们强烈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对被告人量刑无实质影响,包括缓刑适用。法院根据案情、犯罪事实、态度和悔过表现等评估是否符合缓刑标准。若法官认为应处有期徒刑,且满足缓刑条件如刑期三年以下、非累犯、悔罪且不会危害社会,法院可能判决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