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需要告知哪些人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重要的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性措施,需充分尊重被指控犯罪的个体(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他们的近亲家属,包括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辩护律师,告知他们具体的相关事项。同时,若案件涉及到以公司或者其他组织机构为名义进行的犯罪行为时,有必要通知该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自身所处的法律状况,并享有相应的辩护权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切实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对自身所面临的法律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有效的辩护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决定书。取保候审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并将取保候审决定书副本送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二、取保候审后有追诉期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对于涉嫌犯案者而言,尽管他们已成功获得取保候审的资格释放,这并不意味着其刑事追诉权已经终结。
此时,犯罪嫌疑人类似于已经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及国家安全机关的视野内,成为需要进行立案侦查的对象,因此不受法定追诉时限的制约。
也就不再存在持续追诉的时间规定问题。
所谓的“取保候审”,实质上是侦查机关依法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向其发出具有约束力的保证书,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口头或书面承诺对于侦查活动绝不会采取任何回避或者干扰行为,且可以随时听从传唤到场配合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取保候审的时长是多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在此期间内,被取保候审人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如未得执行机构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其所居住地的市、县;当住址、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发生变更时,务必于二十四小时之内向执行机构进行通报;或者在接到传唤通知时应立即前往相应地点执行等。若在取保候审过程中发现不应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情况,应当即时采取措施解除取保候审。在决定机构对取保候审予以解除之时,被取保候审人有权利要求退还保证金。
应当明确的是,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措施,需尊重被指控犯罪的个体及其家属、辩护律师,并告知相关事项。若涉及公司或其他组织犯罪,应通知其负责人,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和进行辩护。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