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借款法院起诉几次能判决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处理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三个月内完成审判工作,如有特殊原因,可适当延长至四个月。换言之,对于民间借贷纠纷这类符合简易程序审理条件的案件,通常情况下法庭须在三个月内做出裁决。
然而在此基础之上,若遇特殊情况并经院长批准同意,则可以延长一个月。倘若当事人对地方法院在第一次审理中所作出的判决存有异议,他们有权在收到判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向更高一级的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而对于首次审理中的裁定结果不满的情形,当事人也可依法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总的来说,无论是判决还是裁定,当事人若认为存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形,均可依照法定程序提出上诉。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民间借款案件自提交法院起诉之时起,经历一审,乃至可能的二审程序之后,最后都有望在一定期限内获得审判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二、民间借款法律是否会保护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民间借贷利息若符合法定规范,则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若债权方提出的利息超出了相关法律规定的上限,那么该部分超额利息将不被法律所认可和保护。
依据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倘若债权人请求债务人依照先前双方订立的借款合同中所约定的固定利率计息,各级人民法院理应对此予以支持,但需注意的是,现如今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确定为年利率3.85%,若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超过该数值4倍的部分,则不应得到法律的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三、民间借款法院如何起诉
涉及到民间借贷纠纷的法律程序,首先需要精心筹备起诉书、确认双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及借款的凭证等相关的证据材料。然后,将这些材料递交至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来说,该法院应该为被告居住地或者合同债务发生地所在的法院。当法院收到我们这边的起诉书以及证据副本之后,他们将会为我方发出传票,并将其传达至被告手中。在此期间,请务必确保您的诉讼请求没有超过法定的期限,也就是通常说的三年。在法庭上进行庭审时,请您详细阐述借款的事实情况以及您的具体诉讼要求。如果证据充足且事实明确的话,那么法院将会依法做出相应的判决。在判决结果生效后,如果对方未能按照规定履行,我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国法律规定,简易程序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至四个月。民间借款案件常适用此程序,如不满判决,可在15天内上诉;对裁定不满,可在10日内上诉。理论上,民间借款案件最终能在一定期限内得到审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