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算欺诈罪吗

最新修订 | 2024-10-27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按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定义,具有恶意侵占性质的诈骗行为,主要是通过不正当手段伪造事实或隐藏相关线索,从而获取公共及私人资金财产的犯罪行为。至于说到借贷行为未按期偿还的情形是否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一定的分析。
借钱不还算欺诈罪吗

一、借钱不还欺诈罪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二百六十六条之明确规定,所谓诈骗罪乃指那些有意侵占公私财产,通过虚构事实抑或掩盖事实的手法,从他人手中骗取财务之恶劣行径。

如若某种行为恰好符合了诈骗罪的全部成立要素,也就是行为实施者出于通过虚假手法来攫取他人财物的目的,通过各种手段虚构事实或掩饰真相,从而从他人那里获取大量财务,则该等行为可能触犯了诈骗罪。

然而,仅凭借"借钱不还"这样的简单描述,我们并不能够直接断定其是否构成诈骗罪。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时,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具体案件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借款时的真实意图、借款行为的真实性、还款能力、是否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以及借款金额的大小等诸多关键因素。举例来说,如果在借款之时,借款人的确具备完全的还款能力,且并未采用任何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的手段,那么仅仅由于未能按期还款便将其判定为诈骗罪的话,对于诈骗罪的定义及构成似乎并不准确。因此,我们应运用综合分析的思路,依据具体个案展开深入剖析,绝不能轻易地对所有的"借钱不还"行为都一概而论地认定为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借钱不还算不算诈骗可不可以报警

借款未偿还并不等同于欺诈犯罪。欺诈罪,即“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手段对事实真相进行误导,使得受害者陷入错误判断而“自愿”放弃、转让其财产份额,进而以此方式获取数额较大以上的公共财物”。至于因经济往来而产生的欠款未能及时清偿,则应归类于民事范畴,并非属于公安部门的受理案件范围。在此情况下,若债务人未能按期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便有权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申请。《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借钱不还算不算诈骗罪

在一般的经济案件中,借款未归还通常被视为是一种民事纠纷,并不构成诈骗罪。然而,如果借款者从事了如下的行为,那么他们的行为就有可能构成诈骗罪行了:第一,具备明确的非法占有的意图,通过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此方式来骗取他人的财物;第二,明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却大张旗鼓地骗取大量的资金;第三,在非法获取到资金之后,选择逃跑或藏匿起来;第四,肆无忌惮地将骗取而来的资金用于个人消费;第五,利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第六,在获取资金后,抽逃、转移资金,隐藏财产,试图逃避返还资金;第七,隐藏、销毁财务记录,或者制造虚假的破产和倒闭现象,企图逃避返还资金。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借款者的主观动机、借款的实际用途以及其偿还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若您认为某个借款者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诈骗罪,建议您立即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诈骗罪指有意侵占公私财产,通过虚构或掩盖事实骗取财物。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需综合考虑借款意图、行为真实性、还款能力、是否虚构事实等因素。不能仅凭“借钱不还”断定为诈骗罪,需深入分析具体案件情况。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3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8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借钱不还算欺诈罪吗
一键咨询
  • 165****74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6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4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5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8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1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4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3****66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2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0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8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1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3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7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借钱不还算欺骗吗
在我们生活中,欠债不还属于常见的民事债权债务问题,它并不直接触及到刑法中的诈骗罪。然而,若欠债人采取欺骗性的手法以获得资金或是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的意图,并且拒绝偿还所借之款,这就可能构成了诈骗罪。反之,如果欠债人具备偿还债务的经济实力,却故意拖延甚至拒绝偿还,这种情况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诈骗罪。
10w+浏览
债权债务
被人欺诈写下现金欠条但没有人看见欺诈者借被欺诈者现金那此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律师回复]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情况下,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2,从你的陈述来看,那位网络朋友,以虚构自己为林业处长,在当地投资经商为幌子,以帮助卖房子为借口,实际的目的是骗你5万元钱。这些情节合符诈骗罪构成要件。所以,应当构成诈骗罪。
3,可以向案发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4,《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和
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借钱不还属于欺诈吗
借钱不还这个事儿,其实不能算是个犯罪,除非你借钱时就想好了不打算还。诈骗罪嘛,是说你用了谎言暗箭伤人之类的手法把别人的财产据为己有。要是你借钱的时候就故意隐瞒自己能不能还款,或者就是不想还的话,那就有点像是在行骗。不过,如果你只是借走了人家的钱然后忘记还了,但是在借钱过程中并没撒谎也没搞鬼,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借钱不还是不算诈骗罪的。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欺诈欺诈的词语是什么?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构成欺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欺诈人具有欺诈的故意。所谓欺诈故意,是指欺诈人明智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认识的故意和使被欺诈人基于错误认识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故意。故意必须以欺诈人对事实情况的明知,被欺诈人对事实情况不明知的前提条件,否则不构成欺诈。

二,欺诈人具有欺诈行为。所谓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通过语言、文字或活动有意隐瞒事实或告知虚假情况的行为。包括为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加深错误、保持错误等,而实施的虚构、变更、隐匿事实的行为。欺诈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的方式。主要是指在法律上、交易习惯上或契约上有告知事实真相的义务而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

三,被欺诈人陷于错误是基于欺诈人的欺诈,即被欺诈人并非因自己疏忽之故,而是因欺诈之故陷于错误。这里的错误是指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缺陷。如果被欺诈人未陷于错误,即使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和行为,也不发生欺诈的法律后果。同时要求欺诈与陷于错误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四,被欺诈人因错误认识而为一定的意思表示。所谓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将欲成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被欺诈人在为意思表示时认为是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会引起期望的法律后果。而事实上因受欺诈,其意思表示不会发生期望的法律后果。也即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陷于错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被欺诈人虽然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认识,但并未因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则不构成欺诈。
二、胁迫是以暴力或其他方式逼迫他人做出违法自己意愿的行为。
四处借款后携款逃跑,算不算欺诈
[律师回复]
1、从你的讲述情况来看,“韩罗锅”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2、如何警方不立案的话,你们可以向上级公安部门进行申诉。法律依据:
一、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三、《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8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借了好多钱不还又还了一点点算不算欺诈
诈骗罪是一种故意侵犯他人财产权的犯罪行为,要求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目的,并通过虚假陈述或掩盖真实情况欺骗受害者。仅因借贷人未完全偿还债务不能直接定性为诈骗罪,除非存在欺诈行为或最初就有非法占有意图。是否构成诈骗罪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证据综合判断。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没有借条,以欺骗的方式借钱可以告诈骗罪嘛?
[律师回复]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借钱不还属于欺诈骗钱吗
单纯的借贷未履行并不能直接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向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或者掩盖真相等手段,骗取公共或私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然而,借贷未履行的问题可能涉及到的是民事债务纠纷。若借款人具备偿债能力却故意不予偿还,或者在获取借款过程中采用欺骗手段,从而获得借款后也未予归还,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触及刑法中的诈骗罪。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8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借钱不还是否构成欺诈
借钱不还是件挺常见的事儿,但是这本身可不能算作诈骗。诈骗,简单来说就是故意欺骗他人,从别人那把东西给弄走。假设有人在借钱的时候故意瞒着自己还不上钱的事儿,或者编造假话来骗你借给他钱,那他就有可能犯了诈骗罪。不过,要是这个人只是借了钱没能及时还上,但并没有用什么骗人的招数,那这种情况一般就不算诈骗罪。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欠债还钱的民事纠纷,而不是要承担刑事责任。
10w+浏览
债权债务
被公司欺诈和欺骗。
[律师回复]
一、《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二、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
1、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1
2、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
3、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三、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8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商业欺诈案怎么办理,商业欺诈案的立案程序,商业欺诈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我国刑法没有“商业诈骗罪”。商业诈属于诈骗罪的一种,立案标准应当参照诈骗罪立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首先,商业欺诈行为关键是看行为人主观上是以骗取他人财物为目的,还是通过履行民事法律行为而获得利益。民事欺诈人主观上所追求的是通过欺诈行为和对方成立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观实现。而商业欺诈犯罪人对事先和他人订立的民事法律关系无实际履行的诚意,主观上是虚构的,主观是直接故意;民事欺诈人主观多表现为直接故意,但间接故意也可以构成民事欺诈。 其次,商业欺诈行为还要看行为人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如果行为人将骗取的财物全部或者大部分用于挥霍,不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推脱责任或者逃匿的,没有也不打算履行承诺,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诈骗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欠款追讨 > 借钱不还算欺诈罪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