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绑架罪既遂后能否中止执行
绑架罪一旦入刑即视为犯罪状态完整形成,即犯罪事实全部完成,由此引发的社会危害及其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也随之生效。因此,该类案件中不可能出现犯罪终止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绑架罪既遂的量刑原则有哪些
关于绑架罪既遂的量刑原则,主要存在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点是要求量刑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全面衡量犯罪行为的具体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性等因素,从而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应的刑罚;
二是量刑过程中需要兼顾被告人所犯下罪行的严厉程度以及他们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大小,努力使得罪责刑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点,从而真正实现对犯罪行为的惩戒和防范效果;
三是在量刑过程中务必秉持宽严相济的刑事策略,对各类案件进行正确的宽严处理,以实现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点是量刑时需结合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治安形势的变化,进而保障《刑法》的实施效果得以实现;
同时,对同一区域、同一时期发生的案情相类似的案件,裁定的刑罚也应尽量保持均衡。《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三、绑架罪既遂后放人怎么办
绑架罪的既遂状态无论是在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均构成了严重的犯罪。即便行为人出现后期主动放人的行为,亦无法否定绑架罪的既定性质,然而这一情况却可以在量刑过程中分析作为酌情从轻处罚的依据。根据中国现行的刑法法规,绑架罪被视为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既遂的判断标准往往基于行为人对人质的实际控制以及对其人身自由的实质性剥夺。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主动放人行为有可能反映出其主观恶性程度有所降低,同时对受害者所造成的伤害后果也相应地得到缓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绑架罪的既定性质发生改变,仅仅是在最终的刑罚裁决阶段,可能会导致对行为人施加相对较为轻微的刑罚。然而,具体的量刑仍然需要全面考虑到犯罪的情节、手段、所产生的后果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绑架罪既遂后不能中止执行。
绑架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一旦犯罪行为达到既遂状态,就意味着犯罪已经完成,其社会危害性和法律后果已经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的情形。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