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7-28
浏览10w+
广东广和(成都)律师事务所事务所
广东广和(成都)律师...事务所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2万人
专家导读 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达成协议,让其与债务人一起对债权人的债务进行承担,这是第三人进行债务加入的一种方式。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协议让第三人加入原有债务来进行债务承担,其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是什么?
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是什么?

并存债务承担简单的来说其实就是指的债务人不会脱离合同关系,但是有其他的人会加入到合同关系当中,他会和债务人一起共同承担合同的义务。那么关于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是什么?下面,就由律图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的相关内容。

一、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达成的协议

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达成协议,让其与债务人一起对债权人债务进行承担,这是第三人进行债务加入的一种方式。在此情况下,债务人和第三人达成的协议是否必须要经过债权人的同意而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呢? 王利明教授认为“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协议是对债权人是有利而无害的,可以将这种协议认为是为第三人利益的契约,债务人和第三人是当事人, 而债权人是利益的第三人。然而,即使将此种协议当作为第三人利益的契约对待,原则上也应当由债权人就第三人是否可以加入债的关系做出同意的表示。即债权人尽管会从这种合同中获益, 但其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利益, 应当由其做出接受的表示, 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 这种合同订立可能是对债权人是不利的。”同样,也有学者对此持否定观点,其认为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协议无需经过债权人的同意而发生法律效果。如黄立先生亦认为“债权人因其(第三人)加入基本上只取得利益,因为原债务人并未自此债务关系上免责,而取得较高之保障。于加入人与原债务人间订立并存债务承担契约之情形,不需经债权人之同意。”对此,本文认为,协议无需通过债权人的同意而具有效力。因为民法在其立法时必须要进行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其在保护公平正义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效率,两者都要兼顾,不可偏废一方。当两者进行冲突时,其必须要进行衡量。同理。其协议要通过债权人的同意而具有效力,固然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但是,其损害了商品交换的效率价值,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

二、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达成协议

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协议让第三人加入原有债务来进行债务承担,其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实际上是在为债务人设定义务 , 这种义务在没有取得第三人的同意的情况下,其协议是无效的,但是,其如果该义务得到了第三人的同意,那么协议是有效的。

三、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的转让债务的协议

债权人和第三人达成债务转让协议,由第三人加入到债务的履行中,和债务人共同对其承担债务。然而在此情况下,通常会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债务人对此协议不知情,其效力如何? 二是债务人对此协议知情,其效力又如何?一般情况下,债务人知道债权人与第三人订立债务转让协议并且没有表示反对,其推知为债务人对此协议已经默认。此协议当然有效。但是,在债务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协议是否有效? 学者一般对其持肯定的观点。王利明教授认为其可以发生效力。他认为“在连带之债性质的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情况下, 在第三人加入的情况下, 原债务人并没有脱离债的关系, 所以,其仍然可以向债权人主动提出就债务进行清偿。”孙森焱教授认为“从利益衡量上来看, 承担人与债权人之间订立并存债务承担(债务加入)契约时,对于债务人有利,自无须得其同意即可发生效力 。”

四、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共同协议

如果由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共同达成协议,其已表明各方不仅在债务人和第三人直接完成了转让债务的合意,而且该合意获得了债权人的同意,这就可以一次性完成债务移转的程序,有利于解决移转中的纠纷

在上文中,律图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相信大家在阅读了上文的内容过后,对于并存债务承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在法律上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您可以在律图的法律知识栏目上进行查询。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3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99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是什么?
一键咨询
  •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4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2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3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2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5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5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4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2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3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2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5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5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2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2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7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0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5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5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2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2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7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0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5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5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债务债权·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盐城156****917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358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925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917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358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925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917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358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925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
1、免责的债务承担,是指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将其债务部分或全部转移给第三人负担,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地位而承担全部债务,使债务人从债的关系摆脱出来的债务承担方式。2、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并不脱离债的关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当中,由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的债务承担方式。
2浏览 2025-02-18
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
10w+浏览2023-09-26
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是什么
10w+浏览2024-02-25
并存的债务承担形式有哪些
10w+浏览2024-02-23
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是什么
10w+浏览2024-03-03
并存债务承担主要有哪些形式
10w+浏览2023-09-26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并存债务承担的形式是什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沭阳178****710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徐州177****349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397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78****710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徐州177****349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397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78****710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徐州177****349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397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
法律风险自测隐私保护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