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最新修订 | 2024-07-28
浏览10w+
陆玉凤律师
陆玉凤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294人
专家导读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

{ArticleTitle}

故意杀人罪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而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也经常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自杀属于自杀者本身主观决定的行为,与其他人无关,那么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呢?律图网下面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 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 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 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

二、故意杀人罪的判断方法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案件中,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即使是法律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往往让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可见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果对于这一方面大家有疑问或者需要法律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联系律图网的律师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8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1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5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5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4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3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5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0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1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5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0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1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3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6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3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1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教唆他人杀人的罪名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教唆他人杀人的罪名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热门推荐:电信诈骗诈骗罪交通肇事罪盗窃罪合同诈骗罪重婚罪判几年非法经营罪故意罪罪故意罪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而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构成故意罪也经常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自杀属于自杀者本身主观决定的行为,与其他人无关,那么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呢网下面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故意,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的行为,就构成故意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故意罪的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案件中,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即使是法律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往往让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可见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果对于这一方面大家有疑问或者需要法律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联系网的律师。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1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热门推荐:电信诈骗诈骗罪交通肇事罪盗窃罪合同诈骗罪重婚罪判几年非法经营罪故意罪罪故意罪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而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构成故意罪也经常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自杀属于自杀者本身主观决定的行为,与其他人无关,那么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呢网下面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故意,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的行为,就构成故意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故意罪的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案件中,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即使是法律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往往让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可见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果对于这一方面大家有疑问或者需要法律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联系网的律师。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热门推荐:电信诈骗诈骗罪交通肇事罪盗窃罪合同诈骗罪重婚罪判几年非法经营罪故意罪罪故意罪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而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构成故意罪也经常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自杀属于自杀者本身主观决定的行为,与其他人无关,那么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呢网下面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故意,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的行为,就构成故意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故意罪的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案件中,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即使是法律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往往让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可见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果对于这一方面大家有疑问或者需要法律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联系网的律师。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热门推荐:电信诈骗诈骗罪交通肇事罪盗窃罪合同诈骗罪重婚罪判几年非法经营罪故意罪罪故意罪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而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构成故意罪也经常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自杀属于自杀者本身主观决定的行为,与其他人无关,那么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呢网下面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故意,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的行为,就构成故意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故意罪的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案件中,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即使是法律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往往让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可见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果对于这一方面大家有疑问或者需要法律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联系网的律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教唆他人自杀怎么判
教唆他人自杀是否构成犯罪需视情况而定。若被教唆者已成年且心智正常,能充分理解自杀行为,则不构成犯罪。但若被教唆者为未成年或精神病患者,无法充分理解,则教唆行为视为故意杀人,应依法严惩,可能面临死刑、长期监禁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等刑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热门推荐:电信诈骗诈骗罪交通肇事罪盗窃罪合同诈骗罪重婚罪判几年非法经营罪故意罪罪故意罪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而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构成故意罪也经常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自杀属于自杀者本身主观决定的行为,与其他人无关,那么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呢网下面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故意,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的行为,就构成故意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故意罪的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案件中,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即使是法律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往往让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可见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果对于这一方面大家有疑问或者需要法律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联系网的律师。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1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热门推荐:电信诈骗诈骗罪交通肇事罪盗窃罪合同诈骗罪重婚罪判几年非法经营罪故意罪罪故意罪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而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构成故意罪也经常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自杀属于自杀者本身主观决定的行为,与其他人无关,那么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呢网下面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故意,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的行为,就构成故意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故意罪的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案件中,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即使是法律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往往让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可见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果对于这一方面大家有疑问或者需要法律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联系网的律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1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教唆他人自杀判刑几年
成年人受他人唆使自杀,若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通常不会因犯罪受法律制裁。但若唆使者为未成年或精神病患者,且故意唆使对方自杀,则按故意杀人罪论处,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判处死刑、终身监禁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教唆他人自杀判刑几年
成年人受他人唆使自杀,若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通常不会因犯罪受法律制裁。但若唆使者为未成年或精神病患者,且故意唆使对方自杀,则按故意杀人罪论处,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判处死刑、终身监禁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的表弟遭到了别人的蛊惑,参与到了一起杀人事件之中,所以询问下教唆杀人怎么判?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复] “具体就是一个人说他想杀人了。然后另一个人就帮他出主意该怎么做......”
这种情况不是教唆,因为是这个人要杀人,并不是另一个人教唆他杀人。另一个人只是帮他出主意该怎么做,其行为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传授犯罪方法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假如这个人本来并没有想杀人,由于受到另一个人的教唆而杀人的话,那另一个人就是教唆犯了,属于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1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如何认定教唆犯构成教唆犯,教唆犯条件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对象条件 教唆犯的对象是特定的、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犯的教唆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 (2)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不具有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对教唆行为人以间接正犯(实行犯)论处。 (3)必须是本来没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已经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不能成为教唆对象。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已有实施某种犯罪的意图,而为其出主意,撑腰打气,壮胆助威,坚定其犯罪意图,使其实施犯罪,不能认定为教唆犯,而应认定为帮助犯。 二、客观条件 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教唆行为的认定中,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教唆行为的内容必须是某种犯罪行为。如果是教唆他人实施其他一般违法行为,则不能成立教唆犯。 (2)教唆行为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既可以是口头教唆,也可以是书面教唆,还可以是通过打手势、使眼神等形体语言进行教唆。具体来讲,可以是以金钱、财物、女色等利益引诱他人犯罪,可以是以嘲弄、蔑视、侮辱等手段他人犯罪,可以是以实施暴力、揭发隐私、毁坏财物等胁迫他人犯罪,可以是利用封建唆使他人犯罪,等等。 (3)间接故意教唆和直接故意教唆对客观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在直接故意教唆的情况下,只要行为实施了教唆行为,不要求被教唆的人实施被教唆的犯罪。被教唆的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之教唆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教唆者构成的教唆犯。在间接故意教唆的情况下,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了教唆行为,还要求被教唆的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如果被教唆者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不构成犯罪。 三、主观条件 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从具体的罪过形式上来讲,教唆犯一般是直接故意,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 (2)从认识因素上讲,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使一定的人产生某种犯罪的意图,并进而实施该种犯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这种认识,不构成教唆犯。 (3)从意志因素上讲,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犯罪以及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1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教唆他人自杀要判几年
劝诱他人自杀,是否构成犯罪视情况而定。若被教唆者为成年且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通常不认定为犯罪。但若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则涉嫌故意杀人罪,可能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等刑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