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生意或日常买卖商品的时候,我们都会辨识钱的真假,毕竟假钞在社会上还是存在的。对于制作假钞这一行为违法我国法律规定,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一种,理应严惩。至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种类具体有哪些,请看下文。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从事危害国家对货币、外汇、有价证券以及金融机构、证券交易和保险公司管理的活动,破坏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构成特征
(一)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即破坏我国的货币、外汇、有价证券管理制度以及对金融机构、证券交易和保险公司组织和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
(二)这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
这类犯罪都是以作为方式实施的,而且有些犯罪行为还与行为人的职务或身份有关。
(三)这类犯罪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犯罪,其中有的犯罪,法律规定必须具有“明知”或“故意”。过失不构成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二、根据表现形式归纳七种犯罪类型
1.破坏货币管理制度的犯罪行为
2.妨害金融机构的犯罪行为
3.破坏有价证券管理制度的行为
4.扰乱证券市场交易秩序的犯罪行为
5.破坏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的犯罪行为
6.破坏外汇管理制度的犯罪行为
7.特殊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三、具体罪名
1.洗钱罪
2.逃汇罪
3.骗购外汇罪
7.违法发放贷款罪
8.违法运用资金罪
10.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13.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14.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17.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
19.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20.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2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3.高利转贷罪
25.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26.变造货币罪
27.持有、使用假币罪
29.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30.伪造货币罪
但都是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为准则,进行监督管理和制裁的。根据其罪名和犯罪行为情节严重性的不同,处罚方式和力度也会有差异。如制造假币数目巨大,可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金融行业关系我国社会秩序和稳定,因此,对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打击力度不容松懈,也希望市民不要只注重自己的利益,不要做出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