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也不用付双倍工资,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应当赔偿双倍工资,但是如果是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虽然未签订合同,也不用支付双倍的工资,如果是职工超过了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时效,单位也不用支付。
一、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这是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的惩罚性规定。所以,即使是由于劳动者的原因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从这个意义上说,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否则不管何种原因导致的合同未签订,用人单位都应当依法承担支付二倍工资的责任。
但是,也存在一种例外情形,即使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不必支付双倍工资。
二、这种例外情形就是: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劳动者也可以与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且这种劳动关系可以随时解除,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当然,对于超过时效主张的双倍工 资,劳动者已经丧失了胜诉权,用人单位也是不必支付的。
三、双倍工资该怎么计算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单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规定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到底如何计算未支付的双倍工资的差额?因为劳动合同法只笼统的规定了应当支付二倍工资,但对具体的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未做明确,使得在实践操作中,如何支付双倍工资的差额存在很大争议。
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法系是指根据法在结构上、形式上、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和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基本划分。
四、补偿起算时间为自用工之日起第二个月开始支付双倍工资,如果你是在2008年之前开始在单位工作,则单位应自2月份开始支付给你双倍工资
2、一般情况下,实发工资应当与约定工资在数额上是相同的,如果实发工资少于约定工资则用人单位应当承担未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责任。
3、法律仅规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满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对工资的构成没有具体规定。从理论上分析,工资又叫劳动报酬,是与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密切相关的,只要因劳动而获取的报酬都应算作“工资”,比如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而与劳动不直接相关的福利补贴性质的金钱给付不算在工资范畴内。由于工作完成量的差异,每个月的工资可能在总金额上有所差异,那么每个月的二倍工资应按当月的实际工资金额再乘以2来计算。
综上所述,不签劳动合同也不用付双倍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合同,劳动关系随时可以解除,因此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双倍工资的计算时间是从劳动之日起,一个月以后,按照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总额,再乘以二来计算。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