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底啦~
还有疑问,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五条规定:“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裁定中止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通知继承人作为当事人承担诉讼,被继承人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承担诉讼的继承人有效。”
但在具体实务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适用方面的困难。比如,被告死亡的,人民法院通知继承人作为当事人承担诉讼。但是,如果被告继承人既不表示放弃继承,也不表示参加诉讼。这时,原告应当推进诉讼进程呢?根据被告死亡的时间与诉讼程序的阶段,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一、计划列为被告的当事人在立案前死亡的,原告应当将其继承人作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二、民事诉讼案件法院立案后,开庭前,被告死亡的,原告应当变更被告,将死亡被告的继承人变更为被告,继续进行诉讼。
三、法院开庭后判决前被告死亡的,此种情况下,原告以无变更被告的机会,但可申请撤诉,然后再以死亡被告的继承人作为被告,重新提起诉讼。
诉讼中止的情形: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实际上,在民事诉讼立案之后,如果起诉一方的当事人死亡,那么案件也就中止了。但是,中止不同于中止,只要法院及时通知其继承人,而继承人是可以作为当事人继续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这也是为了进一步保护我国公民的权利才设置的规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